[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43176.1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8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光;王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7/057 | 分类号: | B01J27/057;B01J35/08;B01J35/10;C25B3/07;C25B3/26;C25B11/07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2 | 代理人: | 刘瑞芳 |
地址: | 526060 广东省肇庆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碳 电化学 还原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为硒化铜空心微球。该催化剂对二氧化碳还原兼具高的电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能显著提高对二氧化碳利用的能量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小温室效应带来的严重影响,还能得到具有较高工业附加值的产品。二氧化碳是碳最稳定的氧化态,需要得到很高的能量才能被活化进而还原,使得二氧化碳化学转化反应条件苛刻。电催化法还原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温和,在有效降低二氧化碳反应活化能的同时,还具有反应转化程度可控制、产物选择性可调控、原料和产物绿色无污染等优点,为二氧化碳的高效绿色转化提供了新思路。电催化剂是实现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关键,目前电极材料的选择多集中在贵金属或者价格较高的过渡金属中,极大地提高了催化剂成本,同时电催化过程还存在催化剂稳定性较差、目标产物选择性较低、电流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制备高效、廉价的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催化剂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对二氧化碳还原兼具高的电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能显著提高对二氧化碳利用的能量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催化剂,该催化剂为硒化铜空心微球。
所述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合成聚苯乙烯微球:首先将苯乙烯单体和丙烯酸加入至蒸馏水中,搅拌分散后,利用水浴加热将反应体系温度升至50~70℃;然后通氮气20~40min去除溶液中的氧气后再加入过硫酸钾水溶液,在200~300r/min的搅拌条件下持续反应10~24h得到乳液;将所得乳液进行离心分离后用乙醇洗涤离心产物三次,之后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在不大于50Pa,低于-30℃条件下进行冷冻干燥得到聚苯乙烯微球,备用;
(2)合成氧化铜空心微球:取硫酸铜、氢氧化钠和步骤(1)中制备所得的聚苯乙烯微球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在90~150℃油浴条件下反应2~5小时,之后离心收集产物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5次,置于烘箱中在60℃下烘干24h得到前驱体;将所得前驱体置于马弗炉中煅烧得到氧化铜空心微球;
(3)合成硒化铜空心微球:取硒粉和步骤(2)中制备所得的氧化铜空心微球分散于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均匀,离心收集产物,将其平铺于瓷舟底部,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氩气并保持全程氩气下进行煅烧,煅烧结束后随炉冷却,收集产物,得到硒化铜空心微球。
所述步骤(1)中苯乙烯单体为50~100mL,丙烯酸为5~10mL,蒸馏水为300~500mL,过硫酸钾水溶液为10~25mL,其中过硫酸钾水溶液的浓度为30~50mmol/L。
所述步骤(2)中硫酸铜为1~3g,氢氧化钠为0.1~0.5g,聚苯乙烯微球为1~2g,去离子水为100~200mL。
所述步骤(3)中硒粉为0.1~1g,氧化铜空心微球为0.5~1g,无水乙醇为10~20mL。
所述步骤(2)中煅烧具体条件为:在300~600℃下煅烧3~5小时。
所述步骤(3)中以100~200mL/min的速度通入氩气;煅烧的具体条件为:以1~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200~500℃,升温完成后保温1~3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未经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31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元催化剂氧储存模型
- 下一篇:一种车辆动作的控制方法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