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晶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40128.7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4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琳;任刚;朱顺官;易镇鑫;万早雁;袁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10/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玲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晶 客体分子 主体分子 筛选 电荷 空间结构 电场分配 方法使用 结构稳定 预测计算 电场 预测 构建 排布 排序 分配 优化 | ||
本发明属于共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共晶预测方法。本方法使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中DMol3模块、Forcite模块、Polymorph模块、CASTEP模块,筛选共晶模型;包括如下步骤:构建共晶主体分子与客体分子;用DMol3模块对形成共晶的主体分子与客体分子分别进行电荷计算;用Forcite模块对计算好电荷的主体分子和客体分子分别做电场分配计算;把分配好电场的主体分子与客体分子放在一起,用Polymorph模块做共晶预测计算;按照能量大小排序筛选出400‑600个模型,再根据空间结构排布,从400‑600个模型中筛选出5‑20个模型;用CASTEP模块分别优化筛选的5‑20个模型,筛选出最优共晶模型,即模型能量低,结构稳定,模型密度与理论密度差值在5%以内。本发明最大程度降低因计算方法、方案不同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共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共晶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共晶本质上是一种超分子自组装,是通过热力学,动力学以及分子识别得到的结果。在共晶晶胞结构中,相互作用力主要包括了氢键,π-π作用,范德瓦尔斯力以及卤键等作用。在药物的共晶中,API和CCF中含有-NH2、-COOH、-OH等基团,容易形成N-H···O、O-H···O、N-H···N、O-H···N强氢键,氢键是能形成药物共晶最主要的驱动力。在炸药中一般多含硝基,不含氨基、羟基、羧基等,因此很难形成较强的氢键。所以π-π作用、p-π作用和非传统型的-CH···O弱氢键成为了形成炸药共晶的主要作用力。
在药物共晶领域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一般采用热台显微镜筛选法,高通量结晶系统筛选法,研磨法,相图筛选法及悬浮液法等。而在含能材料领域中,通过溶剂挥发法,喷雾干燥法,研磨法及溶剂反溶剂法等已研制得到三十多种共晶炸药。但是对于对上述研究共晶的方法存在着筛选周期长,实验成本高,实验条件苛刻等问题,且对于含能材料共晶研究,不可避免存在着实验风险安全。
理论计算法是一种新兴的方法,通过对能够形成共晶的两种物质分子间作用力的观察与研究,进而判断这两种物质是否能形成共晶的方法。通过DFT法,Lin H,Zhu S G,LiH Z,et al.“Structure and detonation performance of a novel HMX/LLM-105cocrystal explosive”,计算出了HMX和LLM-105、HMX和NTO分子间的作用力,并且预测出了共晶的感度及其爆炸性能。得到的结果显示HMX和LLM-105、HMX和NTO主客体之间的作用力较强而且热力学很稳定,通过上述的计算研究,预测出HMX和LLM-105、HMX和NTO能够形成共晶。
此外,采用最强分子间配对点结合能(Strongest Intermolecular Site PairingEnergy,ISPE)的方法,Zhou J H,Chen M B.“Virtual screening of cocrystal formersfor CL-20”,成功预测了CL-20的共晶前驱体。采用此方法得到的结果显示,CL-20能够和TNT、BTF、TEX等含能炸药形成共晶,而NQ(硝基胍)、NTO、FOX-7则不能与CL20形成共晶,其中大部分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相符。
Ding X,Gou R.“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and density functionaltheory insight into the cocrystal explosive of hexaazaisowurtzitane/nitroguanidine”,通过对CL-20/NQ共晶进行计算,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显示范德华力和弱的氢键是形成共晶的主要驱动力,该计算结果与Zhou的结论矛盾。上述计算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筛选共晶因计算方法、方案选择不同会带来很大的偏差,甚至得到错误的结果。
实验筛选共晶存在筛选周期长,实验成本高,实验条件苛刻,实验安全风险等问题,而现有计算模拟筛选共晶方法,主要存在筛选结果不精确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401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