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数据对接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30700.1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0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洋;庾少华;袁占涛;王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L29/08;H04L29/06;H04L12/46;H04N7/18;G06F16/29 |
代理公司: | 11319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苏培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000北京市东城区青***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包 消息转发服务器 流媒体服务器 无人机飞行 参数数据 飞行轨迹 飞行数据 客户端 封装 解析 申请 可读存储介质 数据传输技术 数据包上传 电子设备 飞行状况 快速获取 联网客户 实时监控 页面展示 客户 展示 | ||
1.一种GIS天眼系统对接无人机飞行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视联网中的消息转发服务器,视联网客户端运行在移动终端上,所述视联网客户端与流媒体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流媒体服务器与GIS天眼系统通信连接,所述GIS天眼系统包括消息转发服务器和GIS客户端,所述流媒体服务器与所述消息转发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消息转发服务器与GIS客户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流媒体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是由所述视联网客户端从无人机获取无人机ID和飞行数据并封装,再发送给所述流媒体服务器的;
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第一次解析,得到所述无人机ID和飞行数据;
依据websocket协议支持的格式将所述无人机ID和飞行数据封装为第二数据包;
依据websocket协议将所述第二数据包传送给所述GIS客户端,以便GIS客户端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第二次解析,获得所述无人机ID和飞行数据,并通过实时渲染,在页面展示无人机的参数数据和飞行轨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第一次解析,得到所述无人机ID和飞行数据,包括:
根据与所述流媒体服务器的传输接口定好的数据结构和参数格式,从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指定字段直接获得所述无人机ID和飞行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websocket协议将所述第二数据包传送给所述GIS客户端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复制存储,再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存放到队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websocket协议将所述第二数据包传送给所述GIS客户端,包括:
直接将队列中的所述第二数据包通过websocket推送至所述GIS客户端。
5.一种GIS天眼系统对接无人机飞行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视联网客户端,所述视联网客户端运行在移动终端上,所述视联网客户端与流媒体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流媒体服务器与GIS天眼系统通信连接,所述GIS天眼系统包括消息转发服务器和GIS客户端,所述流媒体服务器与所述消息转发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消息转发服务器与GIS客户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无人机ID和飞行数据并封装为第一数据包;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上传至所述流媒体服务器,以通过所述流媒体服务器依据视联网协议将所述第一数据包传输给所述GIS天眼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无人机的ID和飞行数据并封装为第一数据包,包括:
连接无人机的第三方API接口,获取无人机ID和飞行数据;
使用指定格式对所述无人机ID和飞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一数据包。
7.一种GIS天眼系统对接无人机飞行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GIS客户端,视联网客户端运行在移动终端上,所述视联网客户端与流媒体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流媒体服务器与GIS天眼系统通信连接,所述GIS天眼系统包括消息转发服务器和GIS客户端,所述流媒体服务器与所述消息转发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消息转发服务器与GIS客户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消息转发服务器通过websocket协议传输的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是先由所述视联网客户端从无人机获取无人机ID和飞行数据并封装为第一数据包,传输给所述流媒体服务器,再由所述流媒体服务器依据视联网协议将所述第一数据包传输给所述消息转发服务器的;
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第二次解析,获得所述无人机ID和飞行数据,并通过实时渲染,在页面展示无人机的参数数据和飞行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307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输入多输出(MIMO)中继器系统
- 下一篇:鸿雁低轨通信卫星信号接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