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式接触网部件缺陷在线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5508.3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8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1;G06T7/136;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王朋飞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接触 部件 缺陷 在线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式接触网在线检测方法,涉及接触网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图像采集步骤,采集的图像包括定位器底座区域图像、线夹区域图像和管帽区域图像,所述定位器底座区域图像中包含有等电位线,对别对采集到的定位器底座区域图像进行处理、对线夹区域图像进行处理和对管帽区域图像进行处理,最终得到接触网组件的缺陷状态信息。本发明采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技术对接触网组件中的等电位线、线夹、管帽缺失或等电位先散股典型缺陷进行智能识别,能够极大提高监测效率,减少大量的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触网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式接触网部件缺陷在线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接触网悬挂成像检测监测装置对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附加悬挂及吊柱座成像将产生海量图像。目前,主要通过技术人员对图像进行查看分辨接触网悬挂零部件的机械故障,这必然消耗巨大的人力,效率低下。
由于接触网悬挂结构多变且缺陷种类繁多,技术人员面对单张图像仍要观察多处不同类型故障,降低了工作效率。
等电位线一般位于定位器底座、定位器底座等区域,起到电位平衡作用,容易出现缺失或因电压瞬间过大形成散股现象。线夹是4C接触悬挂装置中的重要部件,位于定位器末端,直接与接触线连接。因而线夹螺母脱落会对机车运行造成影响。于依靠人力去识别此类故障耗时,耗力等,因而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实现缺陷智能识别变得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式接触网部件缺陷在线识别方法,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先进的图像处理方法实现缺陷智能识别。本发明采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技术对接触网组件中的等电位线、线夹、管帽缺失或等电位先散股典型缺陷进行智能识别,能够极大提高监测效率,减少大量的人力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车载式接触网部件缺陷在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图像采集步骤:采用双目视觉摄像机对接触网组件分别进行图像采集,采集的图像包括定位器底座区域图像、线夹区域图像和管帽区域图像,所述定位器底座区域图像中包含有等电位线;
对定位器底座区域图像进行处理:包括定位器底座形状模型生成步骤、定位器底座形状模型匹配步骤和等电位线分割步骤,所述定位器底座形状模型生成步骤具体是指,单独读取一定位器底座区域图像,在定位器底座区域图像中选定定位器底座区域,采用阈值分割法对选定的定位器底座区域进行阈值分割,对阈值分割后的定位器底座区域进行边界形状提取,生成定位器底座形状模型并保存;
所述定位器底座形状模型匹配步骤具体是指,读取定位器底座形状模型生成步骤保存的定位器底座形状模型,读取图像采集步骤中采集到的定位器底座区域图像,将定位器底座形状模型生成步骤保存的定位器底座形状模型与图像采集步骤中采集到的定位器底座区域图像进行模型匹配,匹配成功后则输出定位矩形框;
所述等电位线分割步骤具体是指,输入定位器底座形状模型匹配步骤中的当前帧图像,读取形状模型,对读取的形状模型进行仿射变换,生成模型区域图像;读取定位矩形框获取定位矩形图像,将生成的模型区域图像和获取的定位矩形图像进行图像差分,过滤干扰区域,判断过滤后的图像是否存在等电位线,若存在则输出正常信息,若不存在则输出缺失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55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近红外卟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车载式接触网部件成像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