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式接触网部件缺陷在线识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25508.3 | 申请日: | 2019-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8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1;G06T7/136;G06K9/0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王朋飞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接触 部件 缺陷 在线 识别 方法 | ||
1.车载式接触网部件缺陷在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图像采集步骤:采用双目视觉摄像机对接触网组件分别进行图像采集,采集的图像包括定位器底座区域图像、线夹区域图像和管帽区域图像,所述定位器底座区域图像中包含有等电位线;
对定位器底座区域图像进行处理:包括定位器底座形状模型生成步骤、定位器底座形状模型匹配步骤和等电位线分割步骤,所述定位器底座形状模型生成步骤具体是指,单独读取一定位器底座区域图像,在定位器底座区域图像中选定定位器底座区域,采用阈值分割法对选定的定位器底座区域进行阈值分割,对阈值分割后的定位器底座区域进行边界形状提取,生成定位器底座形状模型并保存;
所述定位器底座形状模型匹配步骤具体是指,读取定位器底座形状模型生成步骤保存的定位器底座形状模型,读取图像采集步骤中采集到的定位器底座区域图像,将定位器底座形状模型生成步骤保存的定位器底座形状模型与图像采集步骤中采集到的定位器底座区域图像进行模型匹配,匹配成功后则输出定位矩形框;
所述等电位线分割步骤具体是指,输入定位器底座形状模型匹配步骤中的当前帧图像,读取形状模型,对读取的形状模型进行仿射变换,生成模型区域图像;读取定位矩形框获取定位矩形图像,将生成的模型区域图像和获取的定位矩形图像进行图像差分,过滤干扰区域,判断过滤后的图像是否存在等电位线,若存在则输出正常信息,若不存在则输出缺失信息;
对线夹区域图像进行处理:包括图像预处理步骤、线夹定位步骤、关键部件检测和螺母脱落判断步骤,所述图像预处理步骤具体是指,对图像采集步骤中采集到的线夹区域图像进行图像JPEG解码,对解码后的图像进缩放,然后进行图像全局二值化处理;所述线夹定位步骤具体是指,对图像预处理步骤中全局二值化处理后的图像进行直线检测处理,过滤干扰直线,对过滤干扰直线后的图像进行目标区域的提取,对提取出的目标区域进行T型特征提取,进行线夹粗定位,粗定位后进行线夹精定位;所述关键部件检测步骤具体是指,读取精定位线夹图像,采用聚类特征提取并分析精定位线夹图像,获取关键部件的定位框;所述螺母脱落判断步骤具体是指,对关键部件检测步骤中得到的定位框进行判定,若满足定位框的宽大于高,并满足特定的比例要求,定位框的左右无螺母框,开口销的排除,开口销框上下都有螺母框,定位框总数大于4,则表示螺母脱落;
对管帽区域图像进行处理:包括管帽形状模型生成步骤和管帽模型匹配步骤,所述管帽形状模型生成步骤具体是指,单独读取一带有管帽的管帽区域图像,在该图像中选的管帽区域,采用阈值分割法对选的的管帽区域进行阈值分割,对阈值分割后的管帽区域进行边界形状提取,生产管帽形状模型并保存;所述管帽模型匹配步骤具体是指,读取管帽形状模型,将管帽新装模型与图像采集步骤中采集到的管帽区域图像进行模型匹配,匹配成功则表示管帽未脱离,若匹配不成功则表示管帽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550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近红外卟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车载式接触网部件成像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