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1880.7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1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姬永生;连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连空间测绘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6 | 分类号: | E02D15/06;E02D19/04 |
代理公司: | 苏州隆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6 | 代理人: | 张佩璇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混凝土 浇筑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水泥基材料水下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围堰、埋管、抛石、机械排水和注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无需在围堰内预设侧向支撑;减少机械排水量,降低成本;堆石注浆质量高,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泥基材料水下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也日益增长。在陆地资源越来越紧缺的背景下,对占地球面积70%的海洋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海洋结构,如跨海大桥、海上平台、海堤、护岸、防波堤、海底隧道及人工岛等相关技术也成为工程界的研究热点。
水下浇筑混凝土目前普遍采用围堰排水的方法施工。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
围堰排水是水下基础施工的主要方式,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是深水环境作业,需要预先对围堰设置侧向支撑,防止在抽水后围堰受水压倾覆。因此,如果能不用提前对围堰设置侧向支撑。比如中国专利CN108729458A中公开了一种深水围堰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可以发现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非常复杂的工序设置围堰的支撑结构,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困难、排水量大,围堰排水的成本占到整个施工成本的主要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用以解决目前围堰排水施工发成本高、施工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tep1围堰: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在设计位置建立围堰;
Step2埋管:在所述围堰内设置两个以上的辅助导管,所述辅助导管壁上设有若干通孔;
Step3抛石:向所述围堰内抛入块石至设计标高,形成堆石体,在此过程中围堰内的部分水被排出;
Step4机械排水:向所述辅助导管内插入抽水管,抽出围堰内剩余水;
Step5注浆:拔出抽水管并向所述辅助导管内插入注浆管,通过注浆管向围堰内注入混凝土浆料,浇筑完成后抽出注浆管,即实现混凝土对堆石体的注浆充填。
Step4排水时时,围堰内的堆石为排水后围堰提供了很好的侧向支撑,解决了深水环境下传统围堰施工需要预先设置侧向支撑的难题。
可选地,所述辅助导管的分布密度在2~4个/m2,辅助导管的内径为
200~300mm。
可选地,所述通孔直径在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优选50-70mm。混凝土骨料是指在混凝土中起骨架或填充作用的粒状松散材料。
可选地,所述混凝土为骨料最大粒径在15mm以下的自密实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坍落度在250mm以上,扩展度在700mm以上。
可选地,所述注浆管距离水底在150mm以上,优选150~300mm。
可选地,Step5中,所述注浆管随灌注的混凝土高度上升而相应上提,注浆管底部位于灌注混凝土浆料液面以下200~300mm。
可选地,所述块石的粒径为300~1500mm。
可选地,所述辅助导管底部距离水底100~200mm,所述辅助导管顶部高出围堰200~300mm。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无需在围堰内预设侧向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连空间测绘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智连空间测绘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18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