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21880.7 | 申请日: | 2019-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1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 发明(设计)人: | 姬永生;连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连空间测绘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5/06 | 分类号: | E02D15/06;E02D19/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隆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6 | 代理人: | 张佩璇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混凝土 浇筑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tep1围堰: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在设计位置建立围堰;
Step2埋管:在所述围堰内设置两个以上的辅助导管,所述辅助导管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辅助导管底部距离水底100~200mm,所述辅助导管顶部高出围堰200~300mm;
Step3抛石:向所述围堰内抛入块石至设计标高,形成堆石体,在此过程中围堰内的部分水被排出;
Step4机械排水:向所述辅助导管内插入抽水管,抽出围堰内剩余水;
Step5注浆:拔出抽水管并向所述辅助导管内插入注浆管,通过注浆管向围堰内注入混凝土浆料,浇筑完成后抽出注浆管,即实现混凝土对堆石体的注浆充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管的分布密度在2~4个/m2,辅助导管的内径为200~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直径为50-7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为骨料最大粒径在15mm以下的自密实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坍落度在250mm以上,扩展度在700m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距离水底150~3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tep5中,所述注浆管随灌注的混凝土高度上升而相应上提,注浆管底部位于灌注混凝土浆料液面以下200~3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石的粒径为300~1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连空间测绘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智连空间测绘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18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