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预制盖梁及其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1506.7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9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赵秀娟;孙广球;马强;蔡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镇江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预制 及其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盖梁,公开了一种模块化预制盖梁及其施工工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互成镜像的左梁段和右梁段,左梁段和右梁段相对的两侧面分别竖向预埋有两个连接板,同一侧面上的两个第一连接板沿着水平方向相对设置,两侧的连接板之间由上至下穿设有若干个连接箍,左梁段和右梁段之间通过混凝土现浇有过渡段。本发明中,左梁段和右梁段通过预制的方式制成,两者通过现浇过渡段的方式连接一体,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盖梁整体现浇制作,大大减少了在施工现场进行现浇的工序时长,以此达到了减少施工现场扬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盖梁,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预制盖梁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盖梁,又称帽梁,它是一种连接在桥墩上,用于支承、分布和传递上部结构荷载的横梁。盖梁包括梁体和预埋在梁体内的钢筋骨架,钢筋骨架用于提高盖梁的强度,从而使得其自身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在桥梁设计中,柱式桥墩是普遍采用的结构型式,对于简支桥梁,盖梁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构件,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盖梁传递给下部结构和基础,盖梁是主要的受力结构。
沿海高速公路贯穿台州市沿海南北,建成后将是台州市沿海产业带对外交通、物流运输的主干线,对改善台州区域交通条件,整合沿海港口资源,提升港口竞争力,推进台州沿海产业带开发,促进台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其中,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又是沿海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起于三门县六敖镇,与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相接,终于温岭市城南镇接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路线全长102.381km,沿线所经县市主要有三门、临海、椒江、路桥和温岭。
上述大桥在构造时,由于盖梁的体积较大,采用预制的方式成本较高,且运输难度较大,因此大都采用现浇的方式进行,而采用现浇方式制作横梁时,其产生的扬尘较大,严重污染了施工环境,同时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预制盖梁及其施工工艺,具有预制形成盖梁、减少施工现场扬尘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模块化预制盖梁,包括互成镜像的左梁段和右梁段,所述左梁段和右梁段相对的两侧面分别竖向预埋有两个连接板,同一侧面上的两个连接板沿着水平方向相对设置,两侧的连接板之间由上至下穿设有若干个连接箍,所述左梁段和右梁段之间通过混凝土现浇有过渡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有技术中的盖梁由于体积大的原因,大都采用现浇的方式进行。而本发明中,将盖梁份分成左梁段、过渡段和右梁段三段,将大体积的盖梁拆分为三个体积相对较小的片段进行组装,从而使得左梁段和右梁段能够通过预制的方式制作完成,为两者之间的过渡段通过现浇的方式使得左梁段和右梁段连为一体,由此实现整体盖梁的制作。本发明中,左梁段和右梁段通过预制的方式制成,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盖梁整体现浇制作,大大减少了在施工现场进行现浇的工序时长,以此达到了减少施工现场扬尘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进入左梁段或右梁段的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锚固板,所述锚固板预埋在左梁段或右梁段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固板能够加强连接板的连接强度,降低了连接板从左梁段或右梁段内脱出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左梁段和右梁段之间的内部强度。
进一步的,若干个连接箍的内侧壁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纵筋,在连接箍的上表面连接有横筋层,所述横筋层平行于左梁段和右梁段之间的连线,该连线垂直于左梁段或右梁段的端面,在连接箍的下表面连接有水平筋层,所述水平筋层垂直于左梁段和右梁段之间的连线,该连线垂直于左梁段或右梁段的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浇的过渡段具有抗压的性能,其抗拉能力较差,因此设置的纵筋、横筋层以及水平筋层能够从多个方向提高过渡段的抗拉能力,使得过渡段的结构强度得到加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镇江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镇江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15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