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枝机器人用爬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7636.3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5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平;朱雯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世平 |
主分类号: | A01G3/08 | 分类号: | A01G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卢华强 |
地址: | 514500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爬行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树木打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枝机器人用爬行装置,包括爬行单元和T型连接块;多个爬行单元通过T型连接块上下逐层连接形成“平行四边形”,位于最最上端和最下端的爬行单元通过销轴活动设置在竖向梁的侧壁上,T型连接块通过转轴设置在爬行单元的底部;所述爬行单元包括弧形片、弧形滑杆、压力弹簧、拉力弹簧和调节单元;所述弧形片的上壁开有弧形凹槽,侧壁沿对角线方向依次开有多个矩形槽,所述弧形片的下侧壁设置有T型连接块,解决了现有的人为打枝存在安全隐患和大型机械作业时需要大空间、易造成环境破坏的问题,有效的克服了大型的机动车不能进入狭小的区域对树木的剪枝工作,节省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木打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打枝机器人用爬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追求舒适、健康、高效、美观是人类对居住环境法要求和目标,因此生态环境引入居住区规划之中,居住环境生态化,达到小区中的建筑与绿化合二为一,形成生态建筑,那么小区种植树木是必不可少的了,待树木的生长一些年后,枝繁叶茂,给人们带来美丽绿色的环境的同时,也的困扰,例如树枝过大,遮蔽阳光,影响楼房的采光问题,同时树枝过大遇到暴风雨天气,容易折断,威胁人身财产安全,就必须对树木进行打枝修理,去除下端的树枝,使其向上生长,在对高大树木进行打枝修理时,存在以下问题:
(1)人为处理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打枝困难;
(2)采用大型机械进行打枝时,大型机械进入小区内的有限空间进行作业,施工起来困难,同时容易对小区的环境进行破坏;
针对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打枝用爬树机器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打枝机器人用爬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人为打枝存在安全隐患和大型机械作业时需要大空间、易造成环境破坏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打枝用爬树机器人,包括动力构件、爬行装置和打枝构件;所述动力构件通过多个爬行装置设置于被打枝的树木上,所述打枝构件设置在动力构件上;
所述爬行装置与动力构件为活动连接,所述爬行装置未安装时整体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当动力构件通过爬行装置设置于树木上,所述爬行装置的形状由“平行四边形”变为“蛇形”,呈“蛇形”的爬行装置通过自身的收缩形变能够将动力构件固定于树干上,所述动力构件能够使爬行装置的螺旋升降,在螺旋升降的过程中,所述动力构件通过爬行装置的收缩变形,充分配合树木的外径的变化,以保持动力构件的稳定,当树干上有树节凸起时,爬行装置能够逐次发生形变,以通过树干上的树节凸起,所述动力构件为爬行装置提供动力,并通过爬行装置的沿着树干的螺旋上升,将打枝构件送到指定的高度,所述打枝构件通过自身的向上移动对树木进行打枝,所述打枝构件进行打枝过程中,爬行装置能够通过与树干的外壁的纵向作用力,为打枝构件提供竖直向上的力,并保持打枝构件的稳定。
优选的,所述动力构件包括动力箱、竖向梁、斜向滚轮、传动T型齿轮、电机、主动T型齿轮和连接T型齿轮;所述动力箱和连接板通过平行对称的竖向梁相连接,所述动力箱内对称开有两个传动室,竖向梁一侧壁上对称开有两个凹槽,所述竖向梁内侧壁上开有滑槽,凹槽内设置有斜向滚轮,转轴的一端依次穿过两个凹槽内的斜向滚轮,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动力箱,并与传动室内的传动T型齿轮相连接,电机设置在动力箱的侧壁上,电机的输出端穿过动力箱与左侧传动室内的主动T型齿轮相连接,主动T型齿轮与传动T型齿轮相啮合,两个传动室内的传动T型齿轮通过连接T型齿轮啮合连接,爬行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竖向梁的侧壁上。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枝用爬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梁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稳定构件。
优选的,所述稳定构件包括U型框、复位弹簧和辊轴;所述U型框设置在竖向梁的外侧壁上,辊轴和复位弹簧通过转轴设置在U型框上,所述复位弹簧对称设置在辊轴的两端,复位弹簧的一端与U型框向抵靠,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辊轴的侧壁相抵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世平,未经陈世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76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