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肠道中缓慢释放的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5451.9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7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邓紫玙;梁宏闪;李晶;宋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23L33/135;A23P10/30;A23L29/00;A23L29/30;C12N11/10;C12N1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徐绍新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肠道 缓慢 释放 益生菌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肠道中缓慢释放的益生菌微胶囊,包括芯材和壁材,所述芯材为益生菌,所述的壁材由包覆在芯材外的第一壁材及包覆在第一壁材外的第二壁材组成,所述第一壁材为孢粉素,所述第二壁材为高分子多糖。本发明能防止益生菌在胃中的降解和释放,从而顺利抵达肠道并缓慢地释放和吸收,同时还具有稳定性好,含活菌数高,原料易得,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好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益生菌微胶囊,尤其是一种在肠道中缓慢释放的益生菌微胶囊,本发明还涉及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益生菌对人体有多种保健功效,能改善肠道功能、预防癌症、增强免疫功能、调节体内胆固醇水平等,但是益生菌很多功能的发挥都与其在大肠的活菌数和生存质量有很大关系,而大多数益生菌制剂都存在两个明显问题:(1)在经过胃酸、胆汁等消化液以后,益生菌活性会降低;(2)大多数益生菌都在胃部和小肠释放,真正运送到大肠的益生菌数量很少。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目前常采用微胶囊技术来提升益生菌的活性,近几十年来,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进行广泛研究并收获了丰富的经验,尽管如此,如何快速和低成本地制造大小、孔隙率、结构都一致的微胶囊,特别是用于口服益生菌的微胶囊,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传统的单层包埋不仅产率低而且包埋效果差,不能对包埋活性物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三层及以上的微胶囊包埋技术虽然提高了菌体的稳定性,但是工艺繁琐,耗时,在肠道类生物活性成分无法合理释放。
CN106617093A公开了一种耐酸、稳定性的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它是通过将益生菌菌泥加入至含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冻干保护剂的混合溶液中,再通过形成微滴,固化后得到的。制得的益生菌微胶囊制剂具有很好的活菌数性能、较好的稳定性和耐酸性。
CN108618151A公开了一种保持菌种活性的益生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由第一壁材、第二壁材构成的复合壁材结构,第一壁材为由酪蛋白、麦芽提取物及低聚木糖制成的蛋白质植物多糖复合凝胶,能很好地阻止光、热、氧和金属离子等对芯材的破坏,对包埋物的稳定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壁材为由银耳多糖、白及多糖、白术多糖、瓜尔胶及果胶制成的植物多糖复合物,能极大程度地减少真空冷冻干燥加工工艺对芯材益生菌菌种生物活性的影响;同时,在第一壁材外包覆第二壁材时,含有大量蛋白质的第一壁材能增加第二壁材的成膜性及包埋效果,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复合壁材的性能,使复合壁材起到更好的保护芯材生物活性、显著提高芯材稳定性的作用。
以上方法均未报道微胶囊在肠道环境中的释放效果。
在自然界中,孢粉素是花粉外壁的主要成分,负责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保护遗传物质,确保植物的生殖能力。从植物天然孢子中获得的孢粉素具有结构均匀、机械和化学性能稳定、单分散、孔隙度大、内腔大、生物相容性好、且在人畜体内能自然降解,不会产生次生有害物质等优点,是一种天然的药物递送系统。
CN108434119A公开了一种蛋白口服微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孢粉素的制备、药物的负载、孢粉素外壁的封装三个步骤。首先以向日葵孢粉素为囊材制备蛋白口服微囊,然后采用玉米醇溶蛋白对孢粉素外壁上的孔隙进行封堵,从而减少了治疗蛋白在胃中的降解和释放,使其能顺利通过胃而被肠道吸收。
CN108836950A公开了另一种蛋白口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它是将石松孢粉素和蛋白一起溶于水中进行包埋,使蛋白被包埋于孢粉素的空腔结构内部,接着将负载药物的孢粉素溶于高分子多糖溶液中,利用高分子多糖对孢粉素的空腔结构进行封堵,然后再加入交联剂使高分子多糖发生交联反应并固化,从而减少了治疗蛋白在胃中的降解和释放,使其能顺利通过胃而被吸收。
但由于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其性质非常特殊,因此无法直接利用孢粉素对益生菌进行负载,另外由于益生菌的稳定性较差,采用上述方法很难得到活菌数较高的微胶囊。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54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芝麻油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益生菌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