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各层收缩均匀的分层氧化锆瓷块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3983.9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7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鄢新章;罗友明;刘谋山;马勤;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贝施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88 | 分类号: | C04B35/488;C04B35/622;A61K6/878;A61K6/15;A61K6/71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刘坤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缩 均匀 分层 氧化锆 技术 | ||
1.一种获得颜色、透度自然渐变的分层氧化锆瓷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调节各层氧化锆粉料配方中的氧化锆和氧化钇粉体的粒径分布和氧化钇的含量,至各层氧化锆瓷块收缩率间最大差异度<3‰;
所述各层氧化锆包括最浅色层、过渡层和最深色层;
按质量计,所述最浅色层的配方为:氧化锆粉末85~95%、氧化钇粉末4~15%、着色物0.3~0.4%,各组分之和为100%;所述最浅色层配方中的氧化锆和氧化钇粉末粒径分布为:10~50μm,占比40%;50~150μm,占比50%;150~300μm,占比10%;
按质量计,所述最深色层的配方为:氧化锆粉末92~97%、氧化钇粉末3~7%、着色物0.5~0.6%,各组分之和为100%;
所述最深色层配方中的氧化锆和氧化钇粉末粒径分布为:10~50μm,占比60%;50~150μm,占比30%;150~300μm,占比10%;
最浅色层和最深色层混匀,获得过渡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得颜色、透度自然渐变的分层氧化锆瓷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所需颜色确定各层氧化锆粉料配方中的组分及其含量;
(2)根据各配方中氧化钇的含量,调节最浅色层和最深色层配方中氧化锆和氧化钇粉体的粒径分布,调节至所述最浅色层和最深色层烧结后的收缩率差异度<3‰;
(3)将步骤(2)调节后的最浅色层和最深色层混匀,获得过渡层;
(4)将最浅色层、过渡层和最深色层按颜色深浅顺序逐层放置、等静压成型、预烧结、高温烧结,即完成制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得颜色、透度自然渐变的分层氧化锆瓷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浅色层中氧化钇含量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得颜色、透度自然渐变的分层氧化锆瓷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深色层中氧化钇含量为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得颜色、透度自然渐变的分层氧化锆瓷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设置2~5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获得颜色、透度自然渐变的分层氧化锆瓷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设置5层,按质量比,各过渡层的配方分别为,最浅色层:最深色层=2:1、3:2、1:1、2:3、1:2。
7.一种颜色、透度自然渐变的分层氧化锆瓷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锆瓷块由最浅色层、过渡层和最深色层三类氧化锆粉料配方制成;按质量计,所述最浅色层配方为:氧化锆粉末94.7%、氧化钇粉末5%、着色物0.3%;所述最浅色层配方中的氧化锆和氧化钇粉末粒径分布为:10~50μm,占比40%;50~150μm,占比50%;150~300μm,占比10%;
所述最深色层的配方为:氧化锆粉末96.5%、氧化钇粉末3%、着色物0.5%;所述最深色层配方中的氧化锆和氧化钇粉末粒径分布为:10~50μm,占比60%;50~150μm,占比30%;150~300μm,占比10%;
所述过渡层的配方由最浅色层和最深色层混匀后获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颜色、透度自然渐变的分层氧化锆瓷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设置5层,按质量比,各过渡层的配方分别为,最浅色层:最深色层=2:1、3:2、1:1、2:3、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贝施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贝施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398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