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的冷却构造和车辆用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9455.6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9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池本正幸;小松拓也;小牧武史;加藤裕;宫永贤志;中川善也;大野智仁;桥本洋人;松本隆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爱信;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H02K7/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慧;苏琳琳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冷却 构造 车辆 驱动 装置 | ||
1.一种旋转电机的冷却构造,所述旋转电机收容于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构造具备:
油泵;
供给油路,其和所述油泵的排出口连接;
第一油路,其是相对于所述旋转电机的定子配置于铅垂方向的上侧的油路,具有和所述供给油路连接的被供给部、形成于比所述被供给部更靠所述旋转电机的轴向的一侧即轴向第一侧且朝向所述定子排出油的排出孔、和形成于比所述排出孔更靠所述轴向第一侧的排出部;
第二油路,其形成于固定所述旋转电机的转子的转子轴的内部;和
第三油路,其连接所述第一油路的所述排出部和所述第二油路,
所述第三油路沿着所述壳体中的相对于所述旋转电机配置于所述轴向第一侧的第一壁部设置,
所述排出孔相对于所述旋转电机的定子配置于铅垂方向的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冷却构造,其中,
将所述轴向的和所述轴向第一侧相反一侧作为轴向第二侧,
和所述壳体中的相对于所述旋转电机配置于所述轴向第二侧的第二壁部相比,所述转子轴的所述轴向第二侧的端部配置于更靠所述轴向第二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冷却构造,其中,
将所述轴向的和所述轴向第一侧相反一侧作为轴向第二侧,
所述供给油路中的和所述被供给部连接的部分即连接部沿着所述壳体中的相对于所述旋转电机配置于所述轴向第二侧的第二壁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冷却构造,其中,
将所述轴向的和所述轴向第一侧相反一侧作为轴向第二侧,
所述供给油路中的和所述被供给部连接的部分即连接部沿着所述壳体中的相对于所述旋转电机配置于所述轴向第二侧的第二壁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供给油路使用管状部件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冷却构造,其中,
在所述壳体收容有第一旋转电机和作为所述旋转电机的第二旋转电机,
所述冷却构造还具备:
设置于所述供给油路的油冷却器;和
冷却油路,其是从所述供给油路中的比所述油冷却器更靠下游侧的部分分支的油路,用于冷却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油在该冷却油路中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冷却构造,其中,
在所述壳体收容有第一旋转电机和作为所述旋转电机的第二旋转电机,
所述冷却构造还具备:
设置于所述供给油路的油冷却器;和
冷却油路,其是从所述供给油路中的比所述油冷却器更靠下游侧的部分分支的油路,用于冷却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油在该冷却油路中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油泵配置于和所述旋转电机不同的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油泵配置于和所述旋转电机不同的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油泵配置于和所述旋转电机不同的轴。
11.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冷却构造,并且具备和车轮驱动连结的输出部件、和将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输出部件的驱动传递机构,
所述油泵通过所述驱动传递机构的旋转而被驱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在沿着所述轴向的轴向观察下,所述旋转电机配置为和所述驱动传递机构重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传递机构相对于所述旋转电机配置于所述轴向的和所述轴向第一侧相反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爱信;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爱信;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94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