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避震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06707.X | 申请日: | 2019-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9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许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慧达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64;H01M50/271;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1;B60L50/60;B60L50/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82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用避震 装置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避震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5),且两个第一凹槽(5)内壁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壳体(6);
所述壳体(6)的上表面卡接有滑套(7),所述滑套(7)的内表面与滑杆(8)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杆(8)的底端与连接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9)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且两个滑块(10)分别滑动连接在壳体(6)内壁左右两侧面均开设的滑槽(11)内,所述连接板(9)的下表面与第一弹簧(1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2)的底端与壳体(6)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滑杆(8)的顶端与放置板(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垫(14),所述第一挤压垫(14)的上表面与电池本体(15)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电池本体(15)的左右两侧面均搭接有第二挤压垫(16),且两个第二挤压垫(16)相远离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7),所述挤压板(17)的左侧面与两个第二弹簧(18)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8)的左端与箱体(1)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电池本体(15)的上表面搭接有第三挤压垫(20),所述第三挤压垫(20)的上表面与盖板(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21)的下表面与箱体(1)的上表面搭接,所述盖板(2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轴承(23),所述轴承(23)内套接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25),所述转轴(2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27),所述螺纹柱(27)的底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帽(26)内,所述螺纹帽(26)卡接在第二凹槽(22)内,所述第二凹槽(22)开设在箱体(1)的上表面,所述箱体(1)的正面开设有线缆口(28),所述箱体(1)的正面与线缆口(28)的相对位置卡接有硅胶垫圈(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25)包括轮盘(251),所述轮盘(251)的上表面偏心固定连接有把手(252),所述轮盘(251)的下表面与转轴(24)的顶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安装块(3),且四个安装块(3)分别位于箱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所述安装块(3)的下表面开设有内螺纹(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垫(14)的材质为硅胶导热材质,且第二挤压垫(16)和第三挤压垫(20)的材质与第一挤压垫(14)的材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散热孔(2),且第一散热孔(2)位于两个壳体(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散热孔(19),且两个第二散热孔(19)位于相对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22)的形状为圆柱形,且第二凹槽(22)的尺寸与螺纹帽(26)的尺寸相匹配。
8.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用避震装置的应用,其特征在于:S1、通过正转两侧的把手252带动轮盘251转动,轮盘251转动带动转轴24和螺纹柱27转动,从而使得螺纹柱27从螺纹帽26内转出,螺纹柱27从螺纹帽26内转出带动盖板21与箱体1分离,将电池本体15放入放置板13,将盖板21与箱体1贴合,螺纹柱27卡入第二凹槽22,通过反转轮盘251带动螺纹柱27与螺纹帽26螺纹连接,安装完成;
S2、当车体移动发生晃动时,放置板13受力向下移动带动滑杆8在滑套7内滑动,滑杆8带动连接板9向下挤压第一弹簧12,此时第一弹簧12利用自身弹力降低连接板9的晃动,连接板9降低了滑杆8和放置板13的晃动,同时上方的第三挤压垫20进一步降低了电池本体15上下方向的的晃动,两侧的第二弹簧18利用自身弹力带动两个挤压板17相互靠近挤压电池本体15,电池本体15不会发生左右方向的偏移晃动;
S3、当电池本体15工作发热时,第一挤压垫14、第二挤压垫16和第三挤压垫20能够将电池本体15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箱体1内部,对称设置的第二散热孔19将箱体1内部的热量通过空气的流动带出,下方的第一散热孔2进一步的将热量导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慧达机电有限公司,未经诸暨慧达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67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人脂蛋白磷脂酶A2底物及其试剂盒
- 下一篇:一种选矿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