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的家用废电池处理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6473.9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5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进一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H01M6/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层 内胆 废电池 限位柱 贯穿 处理回收装置 节能环保 卡接块 旋转盖 上端 嵌入 吸附有毒气体 气体泄漏 卡接爪 限位块 位块 位柱 密封 丢弃 交错 取出 | ||
1.一种节能环保的家用废电池处理回收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外壳(1)的内部设有内胆(4),内胆(4)的上端设有贯穿块(9),贯穿块(9)的一端设有限位柱(13),限位柱(13)的两侧设有卡接块(14),卡接块(14)的一端设有卡接爪(15),外壳(1)的上端旋转有旋转盖(10),旋转盖(10)的内部设有吸附层(3),吸附层(3)的两侧嵌入有贯穿槽(11),贯穿槽(11)的内部设有限位块(12),吸附层(3)的两侧设有滑动柱(16),滑动柱(16)的下端设有容纳柱(17),容纳柱(17)的一端设有旋转板(8),旋转板(8)的一端设有支撑块(19),支撑块(19)的一侧设有磁石(18),旋转板(8)的一侧设有活动柱(7),活动柱(7)的一端设有顶柱(5),外壳(1)内部的下端设有固定板(6),外壳(1)内部的中部两侧和固定板(6)的一侧均设有卡接柱(2),卡接柱(2)的一侧设有限制柱(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能环保的家用废电池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7)通过旋转板(8)与顶柱(5)呈垂直方向活动连接,所述顶柱(5)的一端与内胆(4)的下端活动贴合连接,且固定板(6)一侧的卡接柱(2)和限制柱(20)与顶柱(5)的外侧活动贴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能环保的家用废电池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柱(16)与吸附层(3)配套设置于外壳(1)的内部,所述滑动柱(16)通过吸附层(3)与容纳柱(17)呈活动贯穿连接,且旋转板(8)通过容纳柱(17)与滑动柱(16)呈角度旋转连接,并滑动柱(16)的下端呈“V”状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能环保的家用废电池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柱(20)的一侧为磨砂面,所述卡接柱(2)的一侧呈圆弧设置,且限制柱(20)呈3根长度不一设置于卡接柱(2)的一侧,且外壳(1)内侧的中部两侧设有多根卡接柱(2)和限制柱(20),并外壳(1)内侧的中部两侧的限制柱(20)与内胆(4)的外侧活动贴合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能环保的家用废电池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块(9)的上端和贯穿槽(11)的内部均呈波浪状设置,所述限位块(12)与限位柱(13)呈垂直方向交错对应设置,且卡接块(14)呈梯形设置于限位柱(13)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能环保的家用废电池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8)设置2块呈水平方向对应于外壳(1)内部的下端,所述支撑块(19)呈半圆弧状设置于旋转板(8)下端的一侧,且支撑块(19)设置于容纳柱(17)下端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能环保的家用废电池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14)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呈半圆弧爪状的卡接爪(15),所述卡接爪(15)通过卡接块(14)和限位柱(13)贯穿贯穿槽(11)内部与吸附层(3)紧密嵌套连接,且卡接块(14)的一侧均呈横向“V”状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能环保的家用废电池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石(18)有12组均呈垂直方向对应设置,所述磁石(18)每组靠支撑块(19)一侧长度最长,磁石(18)分别设置于外壳(1)内部的下端和旋转板(8)一侧的下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节能环保的家用废电池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3)设有6层,所述吸附层(3)通过贯穿槽(11)与内胆(4)紧密连接,且内胆(4)内部呈中空状,并限位块(12)与贯穿块(9)的一端嵌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进一,未经张进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647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