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变电站自动灭火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04992.1 | 申请日: | 2019-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6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钱国良;傅进;周刚;李传才;周迅;吕超;宋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2C3/16 | 分类号: | A62C3/16;A62C37/36;A62C31/28 |
| 代理公司: | 33109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314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灭火器 自动灭火器 火源 变电站 灭火 开口 灭火器固定装置 转动驱动装置 自动灭火系统 大范围监测 干粉灭火器 火焰探测器 灭火器喷头 全自动控制 按压装置 火灾发生 控制终端 灭火材料 实时监控 外壳侧面 用电设备 机械臂 物联网 有压力 转动轴 传感器 火灾 安全 发现 | ||
1.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变电站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灭火器和与之无线通讯的监控终端,所述自动灭火器包括灭火器、执行机构、控制器、通信模块、火焰探测器(2)和外壳(3),灭火器设在外壳(3)中,所述执行机构固定在外壳(3)上,火焰探测器(2)与控制器连接,执行机构的控制端与控制器连接,执行机构的输出端与灭火器连接,控制器与通信模块连接,控制器、火焰探测器(2)和通信模块都安装在外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变电站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执行机构包括转动轴、转动驱动装置和灭火器按压装置,转动轴(1)设在外壳(3)上方,转动轴(1)一端与墙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壳(3)转动连接,转动轴(1)与外壳(3)连接处设有转动驱动装置,所述转动驱动装置与控制器连接,外壳(3)内设有灭火器固定装置,火焰探测器(2)安装在外壳(3)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变电站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侧面设有开口,开口下方设有机械臂,机械臂包括依次相连的前臂(13)、中臂(12)和后臂(11),所述后臂(11)第一端与外壳铰接,后臂第二端与中臂(12)第一端铰接,中臂(12)第二端与前臂(13)第一端铰接,机械臂各铰接处均设有摆动电机,摆动电机与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变电站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上排列有若干个固定灭火器的喷射软管(8)的固定扣(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变电站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器固定装置包括设在灭火器左侧及右侧的夹持片(14),所述夹持片(14)为弧形金属片,夹持片与外壳之间设有支撑螺纹杆(15),所述夹持片(14)与灭火器接触面设有增大摩擦的花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变电站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螺纹杆包括螺纹杆(15.1)和设置有内螺纹的调整管(15.2),螺纹杆(15.1)第一端与外壳(3)固定连接,第二端与调整管(15.2)第一端螺纹连接,调整管(15.2)第二端与夹持片(14)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变电站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器按压装置包括电动推杆(4)和压头(5),所述电动推杆(4)一端与外壳(3)上部固定连接,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压头(5)固定连接,所述压头(5)与灭火器压把(6)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变电站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5)与灭火器压把(6)接触面设有贴合灭火器压把(6)的凹槽,且凹槽内部设有增大摩擦的花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变电站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灭火器内部压力的压力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7)安装在灭火器上,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端位于灭火器内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和控制器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变电站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灭火器设于变电站设备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49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