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微生态制剂体外活性评价的微生物群落共培养装置及评价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02847.X | 申请日: | 2019-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5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丁勃;刘新泳;李军;胡德福;国明;沈振;徐晓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24;C12M1/12;C12M1/00;C12Q1/18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孔娟 |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态 制剂 体外 活性 评价 微生物 群落 培养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微生态制剂药物的活性评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微生态制剂体外活性评价的微生物群落共培养装置及活性评价方法。所述微生物群落共培养装置包括纯培养管和共培养盘,所述纯培养管通过连接除氧器实现厌氧培养;所述共培养盘通过连接管和纯培养管连接;所述共培养盘的上壁有培养基采样口和培养基回注口,所述培养基采样口和培养基回注口的上部有小透气胶塞;所述连接管上有连通阀。本发明设计的共培养系统,实现了需氧菌、厌氧菌和兼性菌在同一培养体系中培养,即保持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在缓和的振荡培养条件下,各培养腔室之间的培养液缓慢交流,相互作用,最大程度上模拟了微生物在肠道中的生存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态制剂药物的活性评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微生态制剂体外活性评价的微生物群落共培养装置及活性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态活菌制品由人体正常或无害外籍微生物加工制成,用于治疗菌群失调类疾病。其作用途径主要通过抑制有害菌生长,促进益生菌生长,来实现体内环境再平衡。临床应用广泛。我国已批准上市的微生态制剂有22种,涉及13种微生物,年销售额数十亿。微生态制剂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细菌素、多肽、蛋白、生境改变、竞争性抑制等等,作用机理复杂,且活性成分随着微生物群落的生长而呈现动态变化。因此,不同于有效成分明确的化学药,评价微生态活菌制剂的药物活性非常困难。
有文献报道采用动物试验的方法,通过长期口服给药后检测受试动物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评价药物的活性。该方法受到个体差异、试验时长、样本量、判定标准、经济性等因素影响,无法作为一种标准的检测方法应用于药物的质量标准中。
相比而言,体外活性评价方法操作简便、结果明确。它以特定的某种或几种微生物为研究对象,消除了试验动物个体差异、样本量大小带来的不确定因素。通过动态监测培养体系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情况,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合统计学分析,综合评价药物活性。该方法结果客观、明确。由于缺乏专业的培养体系及培养装置,目前,文献收载的微生态制剂的体外活性评价方法,多以单一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或对乳酸杆菌的促生长作用等等,没有充分考虑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评价结果有较大的局限性。
随着微生态制剂制药产业的不断发展,质量控制标准也要相应提高,建立微生态制剂的体外活性评价方法,对微生态制剂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套用于微生态制剂体外活性评价的微生物群落共培养装置。将多种试验微生物接种至共培养装置中培养,检测药物作用下,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情况,评价药物对共培养微生物的作用。
一种用于微生态制剂体外活性评价的微生物群落共培养装置,包括纯培养管和共培养盘,所述纯培养管通过连接管和共培养盘连接,主要材质为玻璃,少量金属、橡胶、pvc等;所述共培养盘的上壁有培养基采样口和培养基回注口,所述培养基采样口和培养基回注口的上部有小透气胶塞;所述连接管上有连通阀,连通阀可关闭纯培养管和共培养盘之间的通路,关闭后纯培养管可以从连接管上取下。培养基采样口和培养基回注口直径为5mm,采用小透气胶塞密封,有效调节共培养盘中的压力,同时,由于培养基采样口和培养基回注口管道较细长,有效避免了外界空气过度进入影响共培养盘中的氧含量。
所述共培养盘周围的连接管均匀分布;连接管的数量为4-14个;所述纯培养管的直径为4cm,高度为11cm,在高度为7-9cm处设置刻度线;共培养盘的直径为10cm,高度为2.5cm;连接管直径5mm,长度3cm。所述共培养系统,纯培养管和共培养盘不限于上述体积,可按比例扩大或缩小。连接管为细长设计,既可以保证培养基或微生物在两个培养容器中有效交换,又可以限制交换量,保持纯培养管中稳定的需氧或厌氧条件。
所述纯培养管的上部有胶塞;所述胶塞为透气或半透气。
所述纯培养管连接除氧器,所述除氧器由除氧剂室通过滤膜和纯培养管盖组成,纯培养盖上还有减压囊,在培养过程中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气体,可排放入减压囊,保证纯培养管内压力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未经山东大学;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28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移种灭菌系统
- 下一篇:细胞发酵罐显微监测系统的光轴空间姿态调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