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核酸内切酶的快速WGS建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2417.8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6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熹;邢彦如;王文婧;陈芳;朱师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06 | 分类号: | C12Q1/6806;C12Q1/6869;C40B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何叶喧 |
地址: | 51808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核酸 内切酶 快速 wgs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酸内切酶的快速WGS建库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DNA文库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核酸内切酶进行打断;所述核酸内切酶具有在双链DNA上产生单链切口的活性;(2)同时采用Taq‑Klenow和DNA聚合酶进行末端补平和加A,同时利用DTT进行灭活前一步骤中加入的核酸内切酶;(3)完成步骤(2)后,不进行纯化,直接进行加接头。本发明中,实现一管内完成打断、补平、加dA和连接。从而实现简化和稳定的WGS(包括PCR‑free WGS)建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核酸内切酶的快速WGS建库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全基因组测序(WGS)建库的第一步是打断,纯化,然后依次进行末端修复、加A、连接接头、PCR扩增。最常见的打断方式是物理打断以及酶打断。物理打断的方法主要包括超声或者声波共聚焦(Covaris),需要特殊仪器,并且用时较长。Covaris并非各个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都有,且使用相对复杂,打断需要时间较长。酶打断,最常见的是NEB的NEBNext DNA双链片段化酶或者Tn5,DNaseI也可以实现打断,但是活性难以控制,很少使用。
NEBNext DNA双链片段化酶是时间依赖型酶,能根据不同作用时间将dsDNA切割成50-1000bp片段。NEBNext DNA双链片段化酶由两种酶组成,一种酶随机的在dsDNA上产生切刻,另一种酶识别切刻处并在对链进行切割,产生dsDNA片段。所得DNA片段含有极短突出末端,5′含磷酸基,3′含羟基。经过文库制备及测序验证,NEBNext DNA双链片段化酶具有随机切割特性。但是这样产生的DNA片段内部仍会有很多单链缺口,后续加A会有潜在问题。
加A有两种酶:Taq DNA聚合酶或者Klenow Fragment(无核酸酶活性)。采用TaqDNA聚合酶进行加A会使单链缺口平移,这样就产生新的粘性末端,导致前一步进行的末端修复失效的潜在问题。Klenow Fragment(无核酸酶活性)有链置换(Strand-Displacement)活性,会产生单链DNA以及同样会使DNA片段进一步断裂。这样产生的片段不能进行连接。NEB的DNA双链片段化酶是同时加入了单链内切酶(突变型T7核酸内切酶I,但是比较贵,且有专利保护),使单链缺口变成双链断裂。
Tn5建库是在一个反应中实现打断和连接。Tn5测序质量不如常规建库,因为两边的接头序列是固定的,而且成本会高一些,而且必须严格限制DNA投入量和Tn5的比例。如果想降低PCR循环数就必须增加DNA投入量,那么必须对应增加Tn5使用量,这样可能会使成本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核酸内切酶的快速WGS建库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DNA文库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核酸内切酶进行打断;所述核酸内切酶具有在双链DNA上产生单链切口的活性;
(2)进行末端补平和加A;本步骤中同时采用Taq-Klenow和DNA聚合酶;所述DNA聚合酶满足如下两个条件:①不具有链置换活性和5’-3’外切酶活性;②具有3’-5’外切酶活性;
(3)完成步骤(2)后,不进行纯化,直接进行加接头。
所述核酸内切酶为DNA双链内切酶。具体的,所述核酸内切酶为NEBNext DNA双链片段化酶或嗜盐弧菌核酸酶。
示例性的,所述步骤(1)的反应体系可如表1所示。
示例性的,所述步骤(1)的反应条件可为:37℃,15分钟。
具体的,所述DNA聚合酶为T4DNA聚合酶。
步骤(2)的反应体系中,Taq-Klenow和DNA聚合酶的配比可为2.5U:4-8U,更具体可为2.5U:5-7U,更具体可为2.5U:6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未经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24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