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6272.5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6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赵黎明;王中杰;姬越城;苏炜;夏学鹏;王鑫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贝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贝利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宁夏绿色氰胺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261/04 | 分类号: | C07C26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753400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氰基乙 亚胺酸 盐酸盐 乙亚胺 酸乙 乙酯 合成 单氰胺水溶液 有机相分层 合成过程 碱性物质 减压蒸馏 节能环保 色谱检测 反应釜 反应物 有机相 滴加 取样 溶解 抽出 节约 污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包括步骤如下:将乙亚胺酸乙酯盐酸盐加入带搅拌的反应釜中,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单氰胺水溶液,搅拌至乙亚胺酸乙酯盐酸盐充分溶解;滴加碱性物质调节pH值;在常温、搅拌状态下使物料充分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每10min取样一次,将样品通过色谱检测,确定反应的转化率;静置至反应物中的水相与有机相分层后,将有机相抽出后减压蒸馏即可得到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产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简单可行,节能环保,解决了合成过程中反应复杂,产生污染等问题,同时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氰基乙酯又叫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是合成杀虫剂啶虫脒和维生素B1的重要的医药、农药中间体,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国内很多文献对氰基乙酯的合成都有所描述,目前主要采用的合成氰基乙酯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该反应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原料磷酸氢二钠的价格较高,造成生产成本较高;
2、生成的副产物中含有大量的磷酸二氢钠、氯化钠、氯化铵,这部分混合盐被列在危废名录中,后续处理时很难分离提纯,对环境危害较大;
3、生产过程中反应时间为4-12小时左右,反应温度在40℃以上,所需能耗高、时间长;
4、上述反应过程中生成物有机层中氰基乙酯的含量为85%左右,纯度较低,且总收率在60-70%,产率也较低。
因此,提供一种产率高,能耗少,工艺简单的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的合成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产成本、能耗高,产率、纯度低,副产物难处理等问题,提供一种产率高、低能耗、且副产物单一的一种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的合成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步骤如下:
S1、混合:将乙亚胺酸乙酯盐酸盐加入已开启搅拌的反应釜中,控制搅拌速度在150-200r/min,防止乙亚胺酸乙酯盐酸盐加料过多发生压死搅拌无法正常运行,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单氰胺水溶液,使固液两相充分接触将乙亚胺酸乙酯盐酸盐完全溶解并加快反应,搅拌不停止直至反应结束;
S2、调节pH值:在S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碱性物质调节pH值至5-9,温度控制在25℃以内;
S3、反应:在常温20-40℃、搅拌速度为300r/min的状态下使物料充分反应,反应时间为10-90min;
S4、检测:在上述反应开始后,每间隔10min取样一次,将样品通过色谱检测,确定反应的转化率达到99%时,停止反应;
S5、分离:当上述反应的转化率稳定后停止搅拌,静置至反应物中的水相与有机相分层后,将有机相抽出后在真空度为-0.085MPa,温度为110℃减压蒸馏即可得到N-氰基乙亚胺酸乙酯产品,剩余的水相经多效蒸发器在真空度为-0.085MPa,温度为80℃浓缩分离即可得到水和氯化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公开搅拌的反应釜主要是防止压死搅拌,在搅拌状态下加入单氰胺可使两者迅速接触,加快反应,并防止此过程时间过长,防止单氰胺变质。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更便于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乙亚胺酸乙酯盐酸盐与单氰胺的摩尔比为1:0.8-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贝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贝利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宁夏绿色氰胺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宁夏贝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贝利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宁夏绿色氰胺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62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