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脂高蛋白营养代餐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93200.5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7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霞;王正珊;闫玉仙;罗东一;徐咏全;宋雁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圣福康(天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G3/36 | 分类号: | A23G3/36;A23G3/38;A23G3/40;A23G3/42;A23G3/44;A23G3/48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吕琦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蛋白 营养 代餐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减脂高蛋白营养代餐棒,其特征在于:包括蛋白类颗粒、蛋白粉类、小分子蛋白肽类、油脂类、膳食纤维类、低热量甜味剂、助剂;其重量份数为:(15~45)份、(2~15)份、(0.1~10)份、(0.5~15)份、(2~30)份、(10~35)份、(0.1~8)份;作为优选其重量份数为:(18~32)份、(5~8)份、(1~8)份、(2~7)份、(13~22.8)份、(13~24)份、(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脂高蛋白营养代餐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组分:谷物水果类,其重量份数为(15~45)份;优选的,其重量份数为:(25~35)份;更优选的,所述谷物水果类组成包含谷物类、水果类、坚果类,其重量份数为:(12~22)份、(5~12)份、(0.5~8)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脂高蛋白营养代餐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颗粒类及蛋白粉类选择大豆蛋白颗粒、大米蛋白颗粒、豌豆蛋白颗粒、乳蛋白颗粒、浓缩牛奶蛋白、乳清蛋白、酪蛋白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物;优选大豆蛋白颗粒、豌豆蛋白颗粒、浓缩牛奶蛋白、乳清蛋白中的组合物,其重量份比为:(18~28)份、(1~5)份、(2~8)份、(1~5)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脂高蛋白营养代餐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蛋白肽类组成包括大豆肽、骨胶原蛋白肽、海洋鱼胶原低聚肽、酪蛋白水解肽、玉米低聚肽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物;优选大豆肽、海洋鱼胶原低聚肽、酪蛋白水解肽的组合物,其重量份数为:(0.2~8)份、(0.5~5)份、(0.01~5)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脂高蛋白营养代餐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类组成包括葵花籽油、大豆油、棕榈油、椰子油、中链甘油三酯、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紫苏籽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物;优选椰子油、中链甘油三酯、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紫苏籽油的组合物,其重量份数为:(1.2~5)份、(0.1~4)份、(0.1~5)份、(0.1~5)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脂高蛋白营养代餐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膳食纤维类组成包括抗性糊精、菊粉、聚葡萄糖、圆苞车前子壳粉、奇亚籽中;其重量份数为:(1.2~4.6)份、(0.5~3)份、(0.2~4)份、(0.6~1.2)份、(2~12)份。
7.如权利7要求所述的一种减脂高蛋白营养代餐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谷物水果类组成还包含茶提取物、薏仁提取物及有机枸杞,其重量份数为:(0.05~2)份、(0.05~1)份、(3~10)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脂高蛋白营养代餐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热量甜味剂来源包含:低聚糖、糖醇和天然甜味来源,其重量份数配比为:(10~20)份、(3~10)份、(0.001~0.1)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脂高蛋白营养代餐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含甘油、磷脂、水、食品用香精、色素,其重量份数配比为:(1~2.3)份、(0.01~0.5)份、(0~1)份、(0.05~0.5)份、(0~0.5)份。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脂高蛋白营养代餐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碎状原料进行烤香处理,将片状原料进行手工分散;
2)配料:按照原料状态进行分类,包括颗粒物料、粉类物料、糖浆类物料、油脂果汁原料,并按照配方比例各自混匀;
3)混合原料:对油脂果汁原料在35-45℃下进行乳化混合,将糖浆类物料在44-53℃进行化糖处理,然后将前述两类原料在46-55℃下混合均匀;再加入预混好的粉状物料,搅拌4-10min至均匀无粉状抱团颗粒,质地粘稠;最后加入预混好的颗粒物料,搅拌5-10min至颗粒被均匀包裹;
4)压制成型、冷却切块包装:将混合好的物料送入压制成型设备,压制成型后,经过传送带冷却降温,使糖浆在产品中逐步硬化达到切割硬度;经过切割,达到净含量要求后进行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圣福康(天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圣福康(天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32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FCC轻汽油氢甲酰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电子元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