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体应力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86723.7 | 申请日: | 2019-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4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霞;吴幼奇;何成能;袁科琛;杨鑫;陈建国;孙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3/00 | 分类号: | B63B3/00;B63B43/00;B63B9/00;G01L1/26;G01L5/00;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张冉 |
| 地址: | 2001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船体 应力集中区域 应力检测 船体结构 检测 采集区域 船舶船体 电缆敷设 电缆固定 模块获取 应力监测 应力数据 穿管 焊接 油漆 船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体应力的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检测方法包括:根据船体结构确定船体上的多个应力集中区域;在所述应力集中区域处设置无线应力检测模块;当所述船体在航行时,根据所述无线应力检测模块获取所述应力集中区域对应的目标应力数据。本发明避免了繁琐的电缆敷设、电缆固定、穿管工作等操作,减少了铁舾件的焊接,进而降低了对船舶的PSPC、船舶船体结构和油漆完整性的破坏,且受船体结构的限制较小,可以更加方便的布置;另外,这种船体应力检测方式有助于开辟更多的应力可采集区域,从而提高了船体应力监测的精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体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体应力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在海上航行时,由于天气及海况原因,船舶自身会一直处于颠簸状态,这就会使船舶局部产生应力集中,尤其在海况比较差的情况下,应力集中更为严重,甚至出现损坏船体的现象,故需要配置应力监测传感器来监控船体结构的应力大小与结构变形,以方便船员实时了解船体状况,做出正确决策,以避免产生严重后果。
就目前而言,通用的船体应力监测传感器信号都由电缆引出,然后送至船体应力监测报警系统进行监控与分析。但是,由于船体结构复杂,且很多地方不便于电缆敷设,且电缆敷设需要固定或者穿管,如此势必会增加铁舾件的焊接,而焊接又影响船舶的PSPC(一种性能标准),破坏船舶船体结构和油漆的完整性,另一方面由于船体结构的限制,许多地方不方便敷设或者穿越电缆。由此可知目前可采集信号的船体应力区域有限,不能够灵活地根据需求增减数量,船体上的很多区域未能覆盖,只能象征性的选择布置在船体应力可能比较集中的主甲板面上的几个位置,从而度数据的采集和应力监控造成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船体中通过铺设电缆实现对船体应力的监测,存在船体上许多地方不方便敷设或者穿越电缆而导致船体上的很多区域未能覆盖,不能对船体的应力进行有效检测等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体应力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体应力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根据船体结构确定船体上的多个应力集中区域;
在所述应力集中区域处设置无线应力检测模块;
当所述船体在航行时,根据所述无线应力检测模块获取所述应力集中区域对应的目标应力数据。
较佳地,所述根据船体结构确定船体上的多个应力集中区域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船体的所述船体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取不同的所述船体对应的所述应力集中区域。
较佳地,当一个所述应力集中区域对应设置多个所述无线应力检测模块时,所述根据所述无线应力检测模块获取所述应力集中区域对应的目标应力数据的步骤包括:
获取每个所述应力集中区域中的每个所述无线应力检测模块采集的第一应力数据;
将所述第一应力数据进行相加,获取每个所述应力集中区域对应的所述目标应力数据。
较佳地,当所述应力集中区域对应一个所述无线应力检测模块时,所述根据所述无线应力检测模块获取所述应力集中区域对应的目标应力数据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每个所述无线应力检测模块采集的每个所述应力集中区域对应的所述目标应力数据。
较佳地,所述船体上设置多个无线数据收发模块;
当所述应力集中区域对应一个所述无线应力检测模块时,所述根据所述无线应力检测模块获取所述应力集中区域对应的目标应力数据的步骤包括:
采用所述无线数据收发模块获取设定距离内的每个所述无线应力检测模块采集的所述目标应力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67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