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控制电路以及温度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84336.X | 申请日: | 2019-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1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铭;陈贝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23/30 | 分类号: | G05D2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郭化雨 |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控制电路 以及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度控制电路以及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电路包含N个电压源以及电流控制单元。所述N个电压源串联耦接于高电压端与低电压端之间的电流路径中,第i个电压源设定有第i个跨电压,且高电压端与低电压端之间具有第一电压差。电流控制单元串联耦接所述N个电压源,用以依据电流设定电压调整流经电流路径中的加热电流,电流控制单元具有第二电压差,第二电压差由第一电压差与第1个跨电压到第N个跨电压决定。第i个电压源发出的热能关联于加热电流以及第i个跨电压,电流控制单元发出的热能关联于加热电流以及第二电压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温度控制电路以及温度控制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利用电压源或电流源进行加热的温度控制电路以及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电子组件的质量,在电子组件制造完成后均需要经过充分的测试才能出货。实务上,多数的电子组件的操作性能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例如被动式组件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可能会有不同的阻抗特性,或者发光二极管(LED或OLED等)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色温。此外,电子组件的使用寿命也有可能因为长时间操作在高温环境而有显著地变化。因此,在测试电子组件的过程中时常需要将测试机台加热,以检查电子组件在各种环境温度下的工作情况。
为了加热测试机台,一般会在测试机台上装设温度控制电路。所述温度控制电路通常由多个电阻构成,并且利用电阻通电流后会发热的特性,而有改变环境温度的效果。然而,由于电阻普遍存在制造上的误差,工程师不容易控制每一个电阻的发热量,使得传统的温度控制电路经常有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此外,传统的温度控制电路中,电阻选用的欧姆值是预先决定的,若有加热不均匀的情况也无法及时修正回来,缺少了动态调整的机制。因此,业界需要一种新的温度控制电路,除了要能够让温度控制电路内每一个位置均匀发热,且也希望能有机会动态地调整个别位置的发热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温度控制电路,利用多个电压源以及电流控制单元同时发热。因为多个电压源以及电流控制单元均包含了可以控制的主动式组件,从而温度控制电路能均匀发热并实现动态调整的功能。
本发明提出一种温度控制电路,所述温度控制电路包含N个电压源以及电流控制单元。所述N个电压源串联耦接于高电压端与低电压端之间的电流路径中,所述N个电压源中的第i个电压源设定有第i个跨电压,且高电压端与低电压端之间具有第一电压差。电流控制单元串联耦接所述N个电压源,用以依据电流设定电压调整流经电流路径中的加热电流,电流控制单元具有第二电压差,第二电压差是由第一电压差与第1个跨电压到第N个跨电压决定。其中第i个电压源发出的热能关联于加热电流以及第i个跨电压,电流控制单元发出的热能关联于加热电流以及第二电压差。N为自然数,i为不大于N的自然数。
于一些实施例中,第i个电压源可以包含电压设定单元以及主动式组件。电压设定单元用以设定参考值以及驱动信号,参考值用以决定所述第i个跨电压。主动式组件耦接电压设定单元,且主动式组件串联耦接于电流路径中,受控于驱动信号以选择性地导通或截止电流路径。其中主动式组件导通电流路径时,主动式组件用以发出热能,且发出的热能关联于加热电流以及第i个跨电压。此外,温度控制电路更可以包含多个温度侦测单元以及温度控制单元。所述多个温度侦测单元用以侦测所述多个加热区域中的温度,据以产生多个温度侦测信号。温度控制单元耦接所述多个温度侦测单元与电流控制单元,用以比对所述多个温度侦测信号与温度参考信号,据以决定电流设定电压。
于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控制单元更可以耦接所述多个N个电压源,且温度控制单元更用以决定每一个电压源中的电压设定单元设定的参考值。另外,所述N个电压源与电流控制单元于同一面上排列成第一图样,且第一图样为对称图样。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度控制电路,利用多个电流源进行发热,并且侦测每一个位置的温度,据以控制每一个电流源中的主动式组件的发热量。因此,温度控制电路能有效地控制每一个电流源的发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致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43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延长卤牛肉保质期的加工存储方法
- 下一篇: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