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播种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3764.0 | 申请日: | 201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6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卢承领;王一飞;王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陆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7/18 | 分类号: | A01C7/18;A01C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12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播种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农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播种机器人,包括驱动基板移动的行走机构,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驱动播种机构上下以及水平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播种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壳管,所述壳管的下端敞开,所述壳管的下部沿竖直向下方向外径递减形成锥形端,所述壳管的上部设有与之同轴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下端连接有尖锥,所述尖锥沿壳管内部滑动,所述尖锥的下端穿过锥形端的底部延伸到壳管外部,所述壳管的下端一侧连接有与之内部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出种机构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播种的自动化,操作简单,播种效率高,播种质量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播种机器人。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一直在探索农业科技的发展,并在农业科技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现代农业发展一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生产力也必须满足人们的物质要求,从而让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所以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在现代化发展中不能满足更为广阔的市场需求。并且我国对于农业的发展是来自于工业发展的反哺,所以这个行业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相对落后,它的革新都是基于现有工业技术。加快农业化进程是新中国农业高效、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播种是农业生产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一定的时间内将种子播种到田地里,让种子在最好的时期生根发芽。所以,播种的速度和方法,将会影响到农作物的出苗率,进而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
本发明是针对当今农业耕种劳动力过重、人力工作效率低时间长的问题而设计开发的。引用PLC控制技术,使农业领域迎来了崭新的春天,形成新型的工业控制,充分实现了机械代替人力的功能。它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耕种工作,它代替人繁重的劳动,实现播种的自动化,解放了更多的劳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播种效率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播种机器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智能播种机器人,包括驱动基板移动的行走机构,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驱动播种机构上下以及水平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播种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壳管,所述壳管的下端敞开,所述壳管的下部沿竖直向下方向外径递减形成锥形端,所述壳管的上部设有与之同轴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下端连接有尖锥,所述尖锥沿壳管内部滑动,所述尖锥的下端穿过锥形端的底部延伸到壳管外部,所述壳管的下端一侧连接有与之内部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出种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基板上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有移动电源、存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启停按钮,所述电动伸缩杆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分设在基板底部两侧的两个轮架,所述轮架上转动安装有一组行走轮,所述基板的两侧均设有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其中一组行走轮之间共同连接有履带,所述行走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机驱动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在基板端部的X轴电机,所述X轴电机水平设置,所述X轴电机的活动滑块上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上竖直安装有Y轴电机,所述壳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与Y轴电机的活动滑块固定连接,所述X轴电机和Y轴电机均通过导线与电机驱动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种机构包括播种电机,所述播种电机固定在顶板上,所述顶板水平设在基板的上方,所述基板与顶板之间通过多个垂直设置的支杆连接,所述播种电机的输出轴与排种器的输入轴连接,所述排种器的出种口通过播种管与连接管连接,所述播种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机驱动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有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与移动终端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有存储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陆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陆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3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