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海藻酸衍生物电纺纳米复合纤维膜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2179.9 | 申请日: | 201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9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颜慧琼;陈秀琼;林强;陈光英;张薇;王月;何淞明;胡继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15/28 | 分类号: | A61L15/28;A61L15/32;A61L15/44;A61L15/46;A61L26/00;D01D5/00;D04H1/425;D04H1/4382;D04H1/46;C08B37/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侯兰玉 |
地址: | 571158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海藻 衍生物 纳米 复合 纤维 医用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敷料,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海藻酸衍生物电纺纳米复合纤维膜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负载有抗炎、抗菌药物的RAOA水溶液和水溶性助纺剂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得到内管纺丝液,负载有抗炎、抗菌药物的RAOA水溶液中RAOA的取代度为8%~25%,质量分数为1.0%~5.0%,RAOA溶液和水溶性助纺剂溶液的体积比为1:9~6:4;质量分数为5%~10%的明胶六氟异丙醇溶液作为外管纺丝液;采用上述制得的内管纺丝液和外管纺丝液及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将载药的海藻酸胺化衍生物和明胶同时电纺至医用无纺布上,经1~4 wt%戊二醛蒸汽处理,真空干燥后得到产品医用敷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敷料,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海藻酸衍生物电纺纳米复合纤维膜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静电纺丝是制备超细纤维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采用静电纺丝制备的纤维尺寸均匀,连续完整。由纤维构成的聚集体比表面积大、孔隙小而贯通、孔隙率高,在生物医用领域如组织工程支架、创面敷料、药物控释等方面具有广阔而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许多聚合物已经成功地被电纺制备成具有应用前景的生物材料。其中海藻酸盐是从海藻资源中提取的天然多糖聚合物,是一种可再生的海洋资源,具有无毒、成本低、来源广泛、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可应用于生物材料的制备中。尤其,电纺海藻酸盐纳米纤维膜结合了海藻酸盐的材料特点和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结构特点,使其具有透气性、止血性、吸液性、与天然细胞质基质相似的结构,能够支持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同时,它还可以包载药物促进伤口愈合以及防止疤痕产生等作用,基本满足理想创面敷料的应用要求。
然而,由于海藻酸盐糖醛酸单体上含有羟基和羧基亲水基团,在水溶液中易形成分子内氢键作用,造成其分子链刚性增强,不能形成有效链缠结,使其难以进行静电纺丝。为了改善海藻酸盐的这一功能性缺陷,人们采用共混改性的方式将一些助纺剂如钙离子、小分子表面活性剂、丙三醇、聚乙烯醇和聚氧乙烯等掺入海藻酸盐基体中以提高其电纺性能。助纺剂的添加能够降低海藻酸盐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提高分子灵活性,促进有效链缠结的形成,从而提高海藻酸盐的电纺性能。其中,添加第二聚合物如PVA以辅助静电纺丝是制备海藻酸盐超细纤维最有效方法,但是它的缺点是海藻酸盐在复合纤维中的含量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应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将海藻酸盐的衍生化和明胶的生物活性紧密结合起来开发一种具有载药性、抗菌性和细胞相容性的基于海藻酸衍生物电纺纳米复合纤维膜医用敷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藻酸胺化衍生物,该海藻酸胺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海藻酸钠(SA)用适量水溶解后与无水乙醇、高碘酸钠混合,避光充分搅拌,得到反应液,反应液中海藻酸钠浓度是0.5~2.5%;向反应液中加适量乙二醇避光磁力搅拌以终止反应;用氯化钠和无水乙醇沉淀终止反应后的溶液;
将所得沉淀溶解在蒸馏水中,以氯化钠和无水乙醇沉淀该溶液;多次重复沉淀后,将最终所得溶液装入截留分子量为3500的透析袋中透析,经冷冻干燥得到干燥的高碘酸钠氧化海藻酸衍生物;
所述氯化钠和无水乙醇的比例为1g:150~160mL;
(2)将步骤(1)制得的高碘酸钠氧化海藻酸衍生物溶解在水中,与烷基胺的甲醇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加入氰基硼氢化钠,于室温下搅拌反应至充分;将所得反应液装入截留分子量为8000的透析袋中透析,经冷冻干燥得到海藻酸胺化衍生物(RAOA)。
作为优选,所述SA的质均分子量Mw≥200000,其单体古洛糖醛酸(G)和甘露糖醛酸(M)的摩尔比G/M≤1.0。
作为优选,所述烷基胺为己胺、辛胺或癸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该海藻酸胺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师范大学,未经海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21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青稞酒糟中β-葡聚糖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祛眼袋功效的天然提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