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铬硫酸氢钠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0516.0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2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裴丽丽;程西川;庆朋辉;段静;张红玲;石大学;徐红彬;候礼强;张懿;陈劲松;商琴;廖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振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D5/16 | 分类号: | C01D5/16;C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43500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酸 资源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铬硫酸氢钠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铬硫酸氢钠溶解后固液分离,所得液相中加入还原剂发生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与吸附剂混合后进行吸附,然后固液分离,所得液相进行蒸发、冷却结晶,得到无水硫酸氢钠。本发明通过将含铬硫酸氢钠中的铬进行还原以及选择性吸附,实现了含铬硫酸氢钠中组分的分离,将铬无害化的同时,提纯硫酸氢钠盐,无水硫酸氢钠产品的纯度可达98%以上,进一步制备的焦硫酸钠,其纯度达95%以上,产品附加值高;所述方法工艺简单,吸附剂可再生循环使用,操作及原料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铬硫酸氢钠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含铬硫酸氢钠是传统铬盐行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之一,每生产1吨铬酸酐大约可产生1.3吨含铬硫酸氢钠,其中的铬主要以六价铬的形式存在,毒性较强,且酸值较高,腐蚀性强;硫酸氢钠可用作助染剂、清洗剂、防腐剂和酸化剂等,用途广泛,附加值较高,如直接排放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基于含铬硫酸氢钠的上述特性,有必要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目前,含铬硫酸氢钠的最普遍的利用方法是综合回收利用法,将含铬硫酸氢钠回收到铬盐生产系统,代替硫酸用于铬酸钠碱性液的中和以及铬酸钠溶液的酸化工艺,但含铬硫酸氢钠中富集大量的杂质元素,如铁、铝、钒等,会对产品的质量造成较大影响,限制了含铬硫酸氢钠的回收利用。因此,相关从业者也不断对含铬硫酸氢钠的回收利用开展新的研究。
CN 106395904A公开了一种利用含铬硫酸氢钠生产氧化铬绿的方法,所述方法将含铬硫酸氢钠直接利用还原剂还原后,调整料液pH值为中性,过滤后得到氢氧化铬滤饼,再经高温焙烧得到氧化铬绿产品;CN 102351247A公开了一种用铬酸酐副产物硫酸氢钠生产氧化铬黑的方法,所述方法将铬酸酐副产物固态硫酸氢钠还原后加入废铁屑加热溶解,调节pH值后通入空气,将所得沉淀物高温焙烧得到氧化铬黑颜料。上述方法焙烧温度高,能耗相对较高,而且含铬硫酸氢钠成分复杂,所得产物纯度有限。
CN 104445284A公开了一种自含铬硫酸氢钠中分离回收无水硫酸钠、浓硫酸及铬的方法,所述方法将含铬硫酸氢钠进行保温处理后置于醇中逆流萃取并过滤,形成醇、硫酸的混合溶液及固体含铬硫酸钠,醇和硫酸的混合液蒸发,分离硫酸和醇,固体含铬硫酸钠浸取过滤后得到硫酸钠溶液和含铬滤饼,该方法的重点在于含铬硫酸氢钠中各组分的分离,而未进行无害化处理,产品附加值有限。
综上所述,对于含铬硫酸氢钠的回收利用,还需要寻求新的利用途径,既能够实现组分的充分分离,又能够得到高附加值产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铬硫酸氢钠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将含铬硫酸氢钠溶解后还原六价铬,再将铬选择性吸附,然后从剩余的溶液中回收高附加值的产品,实现了含铬硫酸氢钠废弃物中的有价组分的分离、回收与利用,应用价值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铬硫酸氢钠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铬硫酸氢钠溶解后固液分离,所得液相中加入还原剂发生反应;
(2)将步骤(1)反应后的溶液与吸附剂混合后进行吸附,然后固液分离,所得液相进行蒸发、冷却结晶,得到无水硫酸氢钠。
本发明中,含铬硫酸氢钠废弃物溶解后,分离出水不溶物,其主要为硫酸铬钠,得到的液相则加入还原剂,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的同时而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将三价铬吸附,固液分离后吸附剂进行再生,液相蒸发制备无水硫酸氢钠产品;所述方法实现了含铬硫酸氢钠中组分的分离,并进行资源化利用,既解决了废弃物的毒害问题,又得到高值化产品;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振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湖北振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05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