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0094.7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3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启军;赵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29/04 | 分类号: | F02D29/04;F02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动力系统 油泵 负载特征参数 调速模式 特征参数 工程机械 控制系统 发动机驱动 流量需求 整机能耗 综合考虑 省油 匹配 噪声 判定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动力系统的控制系统及工程机械,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及由发动机驱动的油泵,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的调速模式及油泵的第一流量;控制发动机以与第一流量相匹配的第一转速运行;获取发动机的负载特征参数及发动机在第一转速下的最大特征参数;若判定负载特征参数大于或等于最大特征参数,根据调速模式调节发动机的转速。本发明通过预先设定调速模式,且对负载特征参数及最大特征参数进行比较,综合考虑用户对于油泵的流量需求,限制发动机的最低转速和最高转速,使得发动机在经济省油以及噪声低的区域内工作,从而有效降低整机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一种动力系统的控制系统和一种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泵的发动机节能控制主要采用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是在油泵的固定排量下设置发动机以固定转速运行;另一种是获取发动机输出功率以调节发动机以适合的转速运行。然而第一种控制方式无法实现根据负载变化调节发动机转速,若发动机持续以高转速运行时,则油耗较高,若发动机的固定转速设置较低时,则在负载较高的情况下容易熄火;当工程机械的负载变化频繁时,在第二种控制方式下,发动机的转速就会不停地被调速,转速忽高忽低,影响发动机的安全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动力系统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工程机械。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及由发动机驱动的油泵,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的调速模式及油泵的第一流量;控制发动机以与第一流量相匹配的第一转速运行;获取发动机的负载特征参数及发动机在第一转速下的最大特征参数;若判定负载特征参数大于或等于最大特征参数,根据调速模式调节发动机的转速。
本发明提供的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及由发动机驱动的油泵,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的调速模式,获取油泵的第一流量,控制发动机以与第一流量相匹配的第一转速运行,然后获取发动机的负载特征参数,以及获取发动机在第一转速下的最大特征参数,此时对发动机的负载特征参数和发动机的最大特征参数进行比较,当负载特征参数大于或等于最大特征参数时,则表明此时发动机的转速以及油泵的流量不能满足负载的动力需求,此时则需要对发动机的转速进行调节,进而根据发动机的调速模式进行调节,综合考虑用户对于油泵的流量需求,限制发动机的最低转速和最高转速,使得发动机在经济省油以及噪声低的区域内工作,从而有效降低整机能耗。以使发动机的转速满足负载的需求,确保具有该动力系统的设备可以正常工作。优选地,发动机的调速模式可以预先设定。通过预先设定发动机的调速模式,进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复杂工况相爱负载变化的转速需求,能够有效确保动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油泵的第一流量可以为用户设置,即用户可以通过流量输入信号装置(钮子开关)设置油泵的流量。发动机可以根据油泵的第一流量进行线性比例无级调节,使得发动机的转速达到与第一流量相匹配的第一转速,其中发动机的转速可随油泵的流量增加而增加,随油泵的流量的减小而减小。具体地,发动机为CAN总线电控发动机(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动力系统可以实时获取发动机的特征参数反馈、当前转速下的外特性曲线所允许的最大特征参数,并且根据发动机的负载变化来考虑发动机的能耗与噪声,能够自动调节发动机到最佳转速,使得发动机对于工况变化的适应力增强。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动力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调速模式为手动调速模式或自动调速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00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