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变形75Cr1锯片钢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76051.1 | 申请日: | 2019-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4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永;王文录;吕德文;贾改风;李红俊;李斌;李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18;C21D8/02;C22C33/04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赵幸 |
| 地址: | 05601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变形 75 cr1 锯片钢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变形75Cr1锯片钢,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72~0.80%、Si:0.20~0.45%、Mn:0.60~0.80%、P≤0.020%、S≤0.010%、Cr:0.30~0.50%、T[O]≤0.0035%、N≤0.0045%,其它为Fe和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本发明还涉及耐高温变形75Cr1锯片钢的生产工艺,其中转炉炼钢工序采用滑板挡渣,严格控制下渣量,出钢P≤0.020wt%;LF精炼工序采用深脱硫模式处理,保证出站S≤0.010wt%,对钢中夹杂物进行变性处理,控制夹杂物粗系和细系均≤1.0级,通过喂线过程降低底吹流量、喂线后现场确认底吹流量效果,保证结束时Ca/S≥1.5。本发明锯片钢75Cr1成品具有较高的硬度、强度和耐高温变形性能,制成的高端锯片能够在300‑500℃温度区间稳定运行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锯片钢的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变形75Cr1锯片钢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锯片用钢广泛用于矿山、冶金、建材等行业,因工作时承受很大的径向和轴向应力,需要锯片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刚度、疲劳强度、硬度和回火稳定性,因此对钢质纯净度、成分偏析控制、金相组织和耐高温变形性能要求较高。
传统高碳锯片钢例如45#、30CrMo、65Mn、50Mn2V等钢种因成分设计和工艺控制水平等因素,存在淬透性不够、红硬性不足,回火稳定性能不佳,使用寿命偏短等问题,仅能在150-300℃较低工作温度下使用,不适于制作厚规格、大直径的高端锯片钢。
申请号为20151067362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锯片钢的生产冶炼方法》,该方法采用中碳、高锰设计,不含Cr等提高淬透性、红硬性的元素,产品仅适用制作中端锯片,且钢水冶炼中采用双精炼模式,生产成本较高;申请号为201510472946.2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锯片用50Mn2V钢板及其生产方法》,主要介绍轧制生产工艺,连铸坯从轧机拉出后需进行开坯,轧制到130~150mm,开坯后在24小时完成二次切割并重新低温装炉,装炉温度50~150℃,工序较繁琐;而且由于高碳钢对温度很敏感,连铸坯在开坯和冷却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和脆断等问题,低温装炉重新加热后表面脱碳控制难度较大。
论文《薄板坯连铸连轧中高碳生产技术》(《钢铁》,2012年.4期)中主要是针对在连铸连轧工艺中对成分偏析控制、非金属夹杂物控制、脱碳控制以及珠光体片间距的研究;众所周知CSP产线具有钢水凝固速率高,铸坯在炉温度低、时间短,道次压下量大等特点,在中高碳钢的成分偏析、表面脱碳和组织性能控制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CSP和常规产线工艺装备不同,品质控制思路、关键工艺参数差异大,CSP有关指导性思想可以作为参考,但具体控制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常规产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高温变形锯片钢75Cr及其生产工艺,通过精确控制碳和合金元素含量,改进连铸、加热、轧制、冷却和入库缓冷工艺,使得成品具有较高的硬度、强度和耐高温变形性能,制成的高端锯片能够在300-500℃温度区间稳定运行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耐高温变形75Cr1锯片钢,所述锯片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72~0.80%、Si:0.20~0.45%、Mn:0.60~0.80%、P≤0.020%、S≤0.010%、Cr:0.30~0.50%、T[O]≤0.0035%、N≤0.0045%,其它为Fe和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
一种耐高温变形75Cr1锯片钢的生产工艺,包括铁水预处理、转炉炼钢、LF 精炼、板坯连铸、热装热送、板坯加热、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和入库缓冷工序,所述转炉炼钢工序,采用滑板挡渣,严格控制下渣量,出钢P≤0.020wt%;所述LF精炼工序,采用深脱硫模式处理,保证出站S≤0.010wt%,对钢中夹杂物进行变性处理,控制夹杂物粗系和细系均≤1.0级,通过喂线过程降低底吹流量、喂线后现场确认底吹流量效果,保证结束时Ca/S≥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未经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60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