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辐照高压驱动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76027.8 | 申请日: | 2019-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6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韩方;杨晓萍;王俊峰;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2P6/08 | 分类号: | H02P6/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照 高压 驱动 电路 | ||
本发明一种抗辐照高压驱动电路,包括电平转换单元和驱动单元;电平转换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2、N沟道VDMOS T1和双极NPN晶体管Q1;驱动单元包括二极管D1、电容C1、稳压管D2、电阻R3和驱动芯片;输入信号VIN经电阻R1分别与N沟道VDMOS T1的栅极和双极NPN晶体管Q1的集电极相连;N沟道VDMOS T1的源极和双极NPN晶体管Q1的基极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阻R2另一端和双极NPN晶体管Q1的发射极连接地;N沟道VDMOS T1的漏极连接驱动芯片的输入端;电源电压VDD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及驱动芯片的VDD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混合集成电路领域,涉及无刷直流电机的抗辐照高压驱动,具体为一种抗辐照高压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无刷直流电机具有调速性能良好、运行可靠、寿命长、结构简单及维护方便等优点,其应用范围广泛。电机驱动电路的电性能直接决定了电机工作的可靠性及稳定性,是电机系统的核心部分,因国内工艺水平的限制,国内高压抗辐射加固电机驱动技术与国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高压驱动芯片一直依赖进口的功率驱动芯片(如IR2110、IR2130系列功率MOS栅驱动IC),主要采用自举技术形成悬浮的高压侧电源,进行全桥驱动电路的设计。
目前使用IR常态栅驱动芯片的电机驱动器,抗总剂量能力无法达到要求,而国外抗辐射加固的栅驱动IC一直处于禁运状态,因此急需抗辐射加固栅驱动电路的研制,满足抗辐射指标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辐照高压驱动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提供连续稳定的高压浮动电源,很好地实现了电机驱动器的持续高压驱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抗辐照高压驱动电路,包括电平转换单元和驱动单元;
所述的电平转换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2、N沟道VDMOS T1和双极NPN晶体管Q1;
所述的驱动单元包括二极管D1、电容C1、稳压管D2、电阻R3和驱动芯片;
输入信号VIN经电阻R1分别与N沟道VDMOS T1的栅极和双极NPN晶体管Q1的集电极相连;N沟道VDMOS T1的源极和双极NPN晶体管Q1的基极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阻R2另一端和双极NPN晶体管Q1的发射极连接地;N沟道VDMOS T1的漏极连接驱动芯片的输入端;
电源电压VDD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及驱动芯片的VDD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稳压管D2的阳极且与驱动芯片的VSS连接至输出VS,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稳压管D2的阴极且连接驱动芯片的输入端;驱动芯片的输出为高压驱动电路的输出HO。
优选的,所述的驱动芯片为抗辐照MOSFET驱动芯片。
优选的,所述N沟道VDMOS T1采用抗辐照器件。
优选的,采用双极NPN晶体管代替N沟道VDMOS T1。
优选的,所述电容C1的容值为1μF~47μF。
优选的,所述电阻R2的值通过式R2=VBE/I1确定,其中VBE为NPN双极晶体管Q1的基极-发射极结压降,I1为漏电流值设计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60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