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粉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72856.9 | 申请日: | 2019-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5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 发明(设计)人: | 胡培;史德友;徐杉;刘航;高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虹润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25/37 | 分类号: | C01B25/3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6000 湖北省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铁粉 制备 电池级磷酸铁 水合磷酸铁 去离子水 磷酸 双氧水 硝酸盐 电池级材料 无水磷酸铁 白色粉状 标准要求 环境友好 生产过程 速度条件 酸性环境 完全溶解 电池级 反应釜 副产物 磷酸铁 硫酸盐 摩尔比 陈化 抽滤 废液 煅烧 沉淀 溶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粉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的制备方法。按一定的摩尔比加入铁粉、磷酸和去离子水于反应釜中,在一定温度和搅拌速度条件下溶解铁粉。通过额外添加磷酸提供酸性环境,促使铁粉完全溶解,再加入双氧水将Fe2+氧化成Fe3+,同时加入去离子水调pH得白色粉状沉淀,再经陈化、抽滤、水洗和干燥得到水合磷酸铁,将水合磷酸铁在温度为500‑650℃下煅烧4‑5小时得到电池级无水磷酸铁。本发明的一种铁粉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行,整个反应体系无硝酸盐、硫酸盐等副产物产生,生产过程环境友好,不产生废液,制备的磷酸铁品质达到电池级材料标准要求,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铁粉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高速增长,国内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主要以磷酸铁锂和三元为主。随着补贴退坡,磷酸铁锂的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性等优势在乘用车、物流车领域显现出来,加上磷酸铁锂在客车市场的主导地位,以及后期在储能市场的应用,市场空间依然广阔。
目前磷酸铁锂产业化工艺路线主要有三种:草酸亚铁、氧化铁、磷酸铁。草酸亚铁路线设备依存度较高,生产周期较长,能耗大,稳定性差;氧化铁工艺路线工艺复杂,产率及容量较差;磷酸铁作为磷酸铁锂电化学脱锂后的产物,与磷酸铁锂同属斜方晶系,可同时提供铁源和磷源,制备的磷酸铁锂产品一致性好、压实密度高、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等电化学性能优异。常见的磷酸铁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三价铁盐溶液(Fe(NO3)3)、(Fe(SO4)3)与磷酸反应,用氨水调节pH得到磷酸铁;二是用磷酸酸化后的可溶性二价铁盐(FeSO4)与氯酸钠或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磷酸二氢铁,然后用氢氧化钠或氨水调节溶液pH至2左右使生成磷酸铁。这两种合成方法在工艺过程中采用强碱氢氧化钠或刺激性气味的氨水调节pH,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硝酸盐、硫酸盐等副产物,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为减少或避免氢氧化钠或氨水使用,避免生产过程中产生硝酸盐、硫酸盐等副产物,开发一种磷酸铁更为绿色的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磷酸铁制备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工艺简单,无硝酸盐、硫酸盐等副产物产生,无废水排放的电池级磷酸铁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铁粉为铁源,且不使用氢氧化钠、氨水等强碱或刺激性强的试剂,反应后的滤液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铁粉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铁粉预活化处理,把铁粉装入球磨罐,采用小规格氧化锆微球干磨处理;
(2)浓磷酸用去离子水稀释后,与预活化处理的铁粉混合后置于反应釜中,去离子水将混合液pH值调节至4-6的酸性环境下,在一定温度和搅拌速度条件下进行第一阶段反应;
(3)待铁粉完全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将Fe2+氧化成Fe3+,同时加入去离子水调pH值范围在1.5-2.5,在一定温度和搅拌速度条件下进行第二阶段反应后,反应液生成白色粉状沉淀;
(4)反应液中的白色粉状沉淀经一定时间陈化后进行抽滤,抽滤所得沉淀先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然后用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后,在鼓风干燥箱干燥处理得白色粉末水合磷酸铁;
(5)水合磷酸铁在空气气氛中高温煅烧,脱去结晶水后得电池级无水磷酸铁;
(6)将反应后的滤液过滤后重新注入反应釜中,加入化学计量比的磷酸、铁粉和去离子水再次进行反应,按此循环。
所述步骤(1)中球磨罐转速为1500-2500r/min,球磨时间为2-4h,铁粉粒度为10-1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虹润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虹润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28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孔结构磷酸钙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磷酸铁生产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