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替培养模式同步提高微藻叶黄素和蛋白质产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0076.0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7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谢友坪;陈剑锋;马瑞娟;刘乐冕;石新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21/00 | 分类号: | C12P21/00;C12P23/00;C12R1/89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修斯文;蔡学俊 |
地址: | 362251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金井镇新市村***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黄素 微藻 发酵培养基 蛋白质 乙酸钠 培养液 发酵周期 交替培养 自养 种子培养基培养 光生物反应器 生产成本低 初始氮源 交替状态 开始脉冲 藻种接种 脉冲流 浓缩液 藻细胞 种子液 流加 生产工艺 耗尽 接种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兼养‑自养交替培养模式同步提高微藻叶黄素和蛋白质产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藻种接种于种子培养基培养成种子液,再接种于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待发酵培养基中初始氮源浓度降至5~15 mg/L时,开始脉冲流加发酵培养基浓缩液;同时待初始乙酸钠浓度耗尽时,每间隔6‑48 h,向培养液中脉冲流加乙酸钠,使得培养液中的乙酸钠浓度达到0.5‑2 g/L,从而让藻细胞不断处于兼养‑自养交替状态,发酵周期3~9天。采用本发明方法有利于同步提高微藻叶黄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且发酵周期短,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够显著提高采用微藻同时生产叶黄素和蛋白质的工业化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养-自养交替培养微藻的发酵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兼养-自养交替培养模式同步提高微藻叶黄素和蛋白质产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叶黄素是一种含氧的类胡萝卜素,由于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添加剂、医药和保健品等行业,而微藻则被认为是商业叶黄素的新兴来源(Lin, J.H., Lee, D.J., Chang, J.S., 2015. Lutein production from biomass:Marigold flowers versus microalgae. Bioresour. Technol. 184, 421-428)。
目前用于微藻叶黄素生产的培养方式主要有自养、异养和兼养。微藻采用自养模式较为普遍,可将光能和无机养分(如二氧化碳、硝酸盐、磷酸盐等)转化为微藻生物质,进而生产叶黄素(Xie, Y., Ho, S.H., Chen, C.N.N., Chen, C.Y., Ng, I.S., Jing, K.,Chang, J.S., Lu, Y., 2013. Phototrophic cultivation of a thermo-toleran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00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