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线双端子自动组装机及其组装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65474.3 | 申请日: | 2019-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2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飞勒克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20 | 分类号: | H01R43/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姜露露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端子 自动 组装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接线双端子自动组装机及其组装工艺,属于端子组装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机架,设绝缘体上料机构、振动盘、送料带机构、折料机构、送料带机构、折料机构和夹出机构其中,所述送料带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固定座,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的下安装板,横向开设在所述下安装板上的放置槽,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后侧的第一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旋转电机,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的旋转齿轮。本发明通过在送料带机构中设置能够与料带相卡接的U旋转齿轮带动料带在放置槽内座平缓的前移,降低了料带断裂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端子组装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线双端子自动组装机及其组装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结构越来越精密,尽可能用最小的尺寸集成最多的功能,这就提高了对电路板以及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的客制化要求,比如所述电路板上以布线不规则对应高频化的需求。而传统技术中,作为电性连接两个电子元件的电连接器,业界习惯将料带盘放置在放料盘带上,然后直接将料带的活动端呈拍插入所述绝缘本体的呈规则地排列的收容槽中,然后将整排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料带折断,所述导电端子在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端子槽中呈纵横有序地排列,但是,这种常规的操作,因对料带的拉车容易导致料带发生断裂,若料带断裂后则无法继续保持自动化工作,需要暂停处理影响组装效率,并且当需要组装双端子时会很麻烦,相互之间容易发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料带断裂的一种接线双端子自动组装机及其组装工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接线双端子自动组装机,包括:
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中心位置的分割器,围绕所述分割器依次呈逆时针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绝缘体上料机构、振动盘、第一送料带机构、第一折料机构、第二送料带机构、第二折料机构和夹出机构,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折料机构上方的料盘机构及设置在所述夹出机构一侧的输送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送料带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固定座,横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的下安装板,横向开设在所述下安装板上的放置槽,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后侧的第一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旋转电机,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的旋转齿轮,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邻的第二固定座,开设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的第一滑槽,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座后侧的第一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的第一推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推板上的安装座,铰接于所述安装座的翘板,竖向固定在所述翘板的后端的第二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推板前端的下夹块以及安装在所述翘板的前端的上夹块;所述第一推板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推板铰接,所述旋转齿轮位于所述放置槽的上方,且所述旋转齿轮的下端位于所述放置槽内。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剪切机构,所述剪切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的第三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座上的切板,安装在所述第三固定座后侧的第三气缸,末端铰接于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的杠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杠杆的首端的压块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压块下表面来两端的刀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剪切机构用于切断料带,避免了第一推板将所需料带前推时会带动其他的后续料带,导致后续的料带发生偏移或者被多拉出。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安装板上卡接有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靠近第一旋转电机的一侧开设有U型槽,用于放置旋转齿轮;所述上安装板的两端以U型槽为中心对称安装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安装板对料带有压制的作用能够使位于放置槽内的料带平整的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飞勒克工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飞勒克工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54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