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检测肌酐和1-甲基海因含量推断水中尸体浸没时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4509.1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1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袁慧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101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检测 甲基 海因 含量 推断 水中 尸体 浸没 时间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检测肌酐和1‑甲基海因含量推断水中尸体浸没时间的方法,属于法医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通过检测肌酐和1‑甲基海因含量推断水中尸体浸没时间的方法,包括实验动物心血和骨骼肌中肌酐和1‑MH含量检测方法开发,水中尸体动物模型建立,检测水中尸体心血和骨骼肌中肌酐和1‑MH的含量,绘制出肌酐降解曲线和1‑MH生成曲线,通过曲线推断水中尸体浸没时间5个步骤。本发明的方法简洁快速、可重复性强、准确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法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检测肌酐和1-甲基海因含量推断水中尸体浸没时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准确的推断死亡时间在刑事侦查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死后24小时内的早期死亡时间推断方法已经日趋完善,如根据尸温推断死亡时间,根据早期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根据体液的离子浓度进行推断,或者根据生物大分子在尸体中的降解规律进行推断等。晚期死亡时间的推断难度较大,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根据尸体晚期腐败现象进行推断。法医昆虫学根据嗜尸性昆虫的生长规律进行推断。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死亡微生物组学研究通过研究尸体不同部位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越来越受到法医工作者的重视。
水中尸体由于其特殊的保存环境,尸体腐败过程受到水体环境、水温、水流冲击、水生生物等一系列条件的影响,使得一些传统的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不再适用,需要借助特殊的方法来推断死后浸没时间(PMSI)。
沈敏等用豚鼠尸体产生的乙醇和正丁醇含量判断溺死时间。于晓军等用水中尸体软组织生物力学形状的时序性变化推断死亡时间。Reijnen,Guido等通过对水中尸体的腐败情况进行评分来推测死亡时间。Byard,RW等也探讨了腐败对于淡水河流中尸体死后经过时间的影响。然而,目前采用的根据尸体沉浮时间和水中尸体现象来粗略推断晚期死亡时间的方式,随着死后时间的延长,受气温、水温、自溶、腐败等众多体内外因素的影响,作出准确的死亡时间推断更加困难。
在日常进行的法医解剖尸检案例中,检测出了一种水中尸体特有的小分子物质1-甲基海因(1-methylhydantoin,1-MH)又称1-甲基乙内酰脲,化学名称1-甲基-2,4-咪唑啉二酮,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文献报道1-MH是肌酐在厌氧微生物参与下的降解产物,其生成机制如图2所示。同时,1-MH具有分子结构比较稳定,色谱行为良好。
刘俊亭等在离体骨骼肌1-甲基海因的相对含量变化中描述了早期的实验研究在河水中培养家兔离体骨骼肌,能够检测出1-MH,且其含量随着骨骼肌浸泡时间的延长呈现幂函数关系,但是其动物模型相对于实际水中尸体案例并不精确,不能够全面的模拟水中尸体的整体腐败行为;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有待提高;且仅仅关注了1-MH产生情况的单一生物指标,其方法存在误差。
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更快速准确的推断水中尸体浸没时间的方法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检测肌酐和1-甲基海因含量推断水中尸体浸没时间的方法。本发明中的方法通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MS)检测大鼠水中尸体动物模型心血和骨骼肌中肌酐和1-MH的含量,建立不同水体温度下肌酐和1-MH含量与水中尸体浸没时间的数学模型,从而实现通过检测肌酐和1-MH含量来推断水中尸体浸没时间的方法。该方法快速、简便,能够准确的推断死亡时间,在刑事侦查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过检测肌酐和1-甲基海因含量推断水中尸体浸没时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实验动物心血和骨骼肌中肌酐和1-MH含量检测方法开发;
(2)建立不同温度和水体环境下水中尸体动物模型;
(3)用(1)中建立的方法检测(2)中建立的模型的水中尸体心血和骨骼肌中肌酐和1-MH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未经中国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45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