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动人行道的行人过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63997.4 | 申请日: | 2019-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4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 发明(设计)人: | 衣丰艳;孙巍;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8G1/005 | 分类号: | G08G1/005;G08G1/07;E01C1/00;B66B21/10;B66B2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2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人行道 人行横道 压力板 通行模式 行人过街 控制器 绿灯 控制器控制 压力板表面 中心线两侧 车辆通行 对称设置 方向一致 工作模式 节能模式 水平对称 通行状况 行人通过 运行方向 质量信号 过马路 总人数 平齐 马路 传递 | ||
1.一种基于自动人行道的行人过街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第一压力板(1)、第二压力板(4)、第一自动人行道(2)、第二自动人行道(5)和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人行道的行人过街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压力板(1)、第二压力板(4)对称设置在人行横道(3)两侧行人等候区内,压力板表面与地面平齐;压力板可对行人等候区内的行人质量进行监测,产生对应的电子信号,并通过线束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人行道的行人过街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自动人行道(2)、第二自动人行道(5)结构相同,水平对称设置在人行横道(3)中心线两侧,且自动人行道运行方向与行人通过人行横道(3)的方向一致;第一自动人行道(2)、第二自动人行道(5)的运行方向通过控制器控制;自动人行道的长度大于等于人行横道(3)的长度,自动人行道的宽度小于人行横道(3)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人行道的行人过街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器通过线束与第一压力板(1)、第二压力板(4)和交通信号灯相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接收第一压力板(1)和第二压力板(4)的信号,可以分别计算出人行横道(3)两侧行人等候区内等候行人的数量,并结合交通信号灯的控制信号,计算出相应的控制方法,控制第一自动人行道(2)、第二自动人行道(5)的运行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人行道的行人过街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自动人行道(2)设置在地面下,第一自动人行道(2)上表面与地面平行;第一自动人行道(2)下底板(7)倾斜,在下底板(7)最低处设置有排水口6,排水口6与地下排水系统连接。
6.一种基于自动人行道的行人过街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行人过街装置具有四种工作模式:节能模式、单A通行模式、单B通行模式、AB通行模式。
7.根据权力6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人行道的行人过街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节能模式下,第一自动人行道(2)、第二自动人行道(5)均不运行;单A通行模式下,第一自动人行道(2)、第二自动人行道(5)同向运行,均从人行横道(3)的A侧向人行横道(3)的B侧运行;单B通行模式下,第一自动人行道(2)、第二自动人行道(5)同向运行,均从人行横道(3)的B侧向人行横道(3)的A侧运行;AB通行模式下,第一自动人行道(2)、第二自动人行道(5)反向运行,第一自动人行道(2)从人行横道(3)的B侧向人行横道(3)的A侧运行,第二自动人行道(5)从人行横道(3)的A侧滑向人行横道(3)的B侧运行。
8.根据权力6-7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人行道的行人过街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个绿灯循环时间内,无自动人行道的情况下,两侧行人通过人行横道(3)的总人数最多为2N,当A侧等候区的人数小于N且B侧等候区的人数小于N时,选择节能模式;当A侧等候区的人数大于N且B侧等候区的人数小于N时,选择单A通行模式;当A侧等候区的人数小于N且B侧等候区的人数大于N时,选择单B通行模式;当A侧等候区的人数大于N且B侧等候区的人数大于N时,选择AB通行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399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