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隧道半明半暗进洞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2949.3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8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吉;尹智勇;陈文萍;刘咏梅;熊志刚;杜怀江;周丽强;周琪;马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00;E21D11/10;E21D11/15;E21D11/18;E21D20/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张立刚 |
地址: | 61113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 洞口 砌筑 开挖 边坡 施工 公路隧道 截水沟 隧道洞 暗洞 仰拱 填充 隧道 施工环境 隧道周边 有效解决 有效平衡 荷载 挡墙 坡面 岩体 冲刷 雨水 | ||
1.一种公路隧道半明半暗进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隧道洞顶砌筑截水沟体系;
b、对洞口边坡进行开挖及支护;
c、在洞口外侧进行砌筑偏压挡墙;
d、对外侧明洞口进行支护及护拱施工;
e、对内侧暗洞进行开挖与支护,并进行仰拱填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隧道半明半暗进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对洞口边坡采用自上而下的分层开挖,且分层开挖高度保持在2-3m之间,并逐层采取坡面支护措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公路隧道半明半暗进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边坡支护是通过在坡面上设置多根呈梅花形布置的砂浆锚杆,以及在坡面上设置钢筋网片并喷射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隧道半明半暗进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在砌筑偏压挡墙时,在偏压挡墙基础内设置与基岩相连的锚筋,且偏压挡墙与仰坡岩面的接触面中预埋连接锚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路隧道半明半暗进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对外侧明洞支护采用工型钢拱架,且纵向采用锚杆连接,环向间距保持在0.5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路隧道半明半暗进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拱架的拱脚部位与偏压挡墙预埋的连接锚杆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隧道半明半暗进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外侧明洞口的护拱内需设置钢架及管棚导向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路隧道半明半暗进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隧道洞口衬砌拱部120°范围内设置管棚及超前小导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公路隧道半明半暗进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棚及超前小导管均采用热轧无缝钢管体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隧道半明半暗进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内侧暗洞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每次循环进尺不超过1.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29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