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渗透膜离线诊断及清洗修复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0559.2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2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山;夏志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丰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5/06 | 分类号: | B01D65/06;B01D65/10;B01D6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杜蔚琼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产业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 反渗透膜 离线诊断 修复工艺 冲洗 单独配置 工艺清洗 回水阀门 进水阀门 离线清洗 排水阀门 清洗功能 清洗水箱 清洗系统 清洗效果 清洗效率 水箱设计 测试桶 原水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渗透膜离线诊断及清洗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原水设计4个2吨大小的锥底清洗水箱,每个水箱设计进水阀门、回水阀门及排水阀门,保证桶足够多、每个桶足够大,在清洗时药剂可单独配置,且有专门的冲洗桶进行冲洗和测试桶,清洗系统具有逆向清洗功能,清洗效果比常规离线清洗效果好。该工艺清洗效果好、清洗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渗透膜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反渗透膜离线诊断及清洗修复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大部分工厂都开始对中水进行回用,其中大多数使用的都是反渗透系统或纳滤系统进行中水回用。但由于中水水质比常规自来水等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复杂的多,导致反渗透膜及纳滤膜污堵非常快,且污堵非常严重,在线清洗根本无法恢复初始值,部分膜甚至直接报废。为节省系统运行成本,需要将膜进行离线诊断和清洗。以了解每支膜的性能并能更好的对膜进行清洗修复。
现有处理技术中,对膜进行离线诊断及清洗的公司较少,一般系统工艺中清洗桶1个,单支装膜壳2-4个,清洗和诊断使用同一台泵或串联一台清洗泵一台高压泵,膜壳使用常规膜壳。
使用以上工艺进行离线清洗时,由于清洗时要更换不同种类的药剂,需要频繁更换清洗桶中的清洗剂,费时费力且可能由于冲洗不干净影响药剂效果。且有些清洗剂并未污染但由于需要用其他药剂清洗,只能将药剂排掉,造成浪费。另外,一套系统只能清洗2-4支膜,清洗效率低。清洗和测试使用1台泵设计不合理,清洗时压力会偏高,而使用串联的两台泵则会在其中一台泵运行时,另一台泵也会造成腐蚀。常规单支装膜壳拆卸困难,一支膜拆卸需要10分钟左右,更是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反渗透膜离线诊断及清洗修复工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反渗透膜离线诊断及清洗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原水设计4个2吨大小的锥底清洗水箱,每个水箱设计进水阀门、回水阀门及排水阀门,保证桶足够多、每个桶足够大,在清洗时药剂可单独配置,且有专门的冲洗桶进行冲洗和测试,在需要清洗的膜数量较多时,配置最多2吨药液,需要清洗的膜数量较少时,配置少量药液,且清洗系统具有逆向清洗功能,清洗效果比常规离线清洗效果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反渗透膜离线诊断及清洗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设计并连2台泵,一台为120吨/小时的清洗泵,一台为2吨/小时的高压泵,两台泵前后均设有阀门保证两台泵均可单独运行。且两台泵均设有出水回流,可将泵出水部分回流到进水,部分进入反渗透主机,亦可全部进入主机,设计的清洗泵足够大,可以清洗所有12支膜,也可以通过回流阀,降低进水量,清洗1-11支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反渗透膜离线诊断及清洗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设计3套反渗透主机,反渗透主机为并联,每套主机设计为4支膜壳,每支膜壳装1支膜,每套主机进出口及每个膜壳进出水均设有阀门,保证既可以单独测试一支膜,也可以根据需求对膜进行清洗修复,单次清洗修复的膜可在1-12支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反渗透膜离线诊断及清洗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反渗透主机通过工艺改造,设置为可逆向清洗反渗透膜,有助于清洗污堵于膜进水段的悬浮污染物,达到比常规离线清洗系统更好的清洗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反渗透膜离线诊断及清洗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使用的膜壳为哈尔滨斯特莱茵提供的型号为OLC80-300S-1W易拆卸膜壳,拆卸一支膜仅需2-3分钟,省时省力。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反渗透膜离线诊断及清洗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桶1、第二水箱2、第三水箱3、第四水箱4、第一清洗泵/高压泵5、第二清洗泵/高压泵6、第一反渗透主机7、第二反渗透主机8、第三反渗透主机9以及各进出口阀门10-39;
其中,所述清洗桶1、第二水箱2、第三水箱3和第四水箱4均分别具有水箱出水阀门15、16、17、18和清洗液回流阀14、13、12、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丰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丰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05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