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渗透膜离线诊断及清洗修复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0559.2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2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山;夏志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丰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5/06 | 分类号: | B01D65/06;B01D65/10;B01D6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杜蔚琼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产业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 反渗透膜 离线诊断 修复工艺 冲洗 单独配置 工艺清洗 回水阀门 进水阀门 离线清洗 排水阀门 清洗功能 清洗水箱 清洗系统 清洗效果 清洗效率 水箱设计 测试桶 原水 保证 | ||
1.一种反渗透膜离线诊断及清洗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
原水设计4个2吨大小的锥底清洗水箱,每个水箱设计进水阀门、回水阀门及排水阀门,保证桶足够多、每个桶足够大,在清洗时药剂可单独配置,且有专门的冲洗桶进行冲洗和测试,在需要清洗的膜数量较多时,配置最多2吨药液,需要清洗的膜数量较少时,配置少量药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膜离线诊断及清洗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设计并连2台泵,一台为120吨/小时的清洗泵,一台为2吨/小时的高压泵,两台泵前后均设有阀门保证两台泵均可单独运行。且两台泵均设有出水回流,可将泵出水部分回流到进水,部分进入反渗透主机,亦可全部进入主机,设计的清洗泵足够大,可以清洗所有12支膜,也可以通过回流阀,降低进水量,清洗1-11支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膜离线诊断及清洗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设计3套反渗透主机,反渗透主机为并联,每套主机设计为4支膜壳,每支膜壳装1支膜,每套主机进出口及每个膜壳进出水均设有阀门,保证既可以单独测试一支膜,也可以根据需求对膜进行清洗修复,单次清洗修复的膜可在1-12支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膜离线诊断及清洗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反渗透主机通过工艺改造,设置为可逆向清洗反渗透膜,有助于清洗污堵于膜进水段的悬浮污染物,达到比常规离线清洗系统更好的清洗效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膜离线诊断及清洗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使用的膜壳为哈尔滨斯特莱茵提供的型号为OLC80-300S-1W易拆卸膜壳,拆卸一支膜仅需2-3分钟,省时省力。
6.一种反渗透膜离线诊断及清洗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桶1、第二水箱2、第三水箱3、第四水箱4、第一清洗泵5、第一高压泵6、第一反渗透主机7、第二反渗透主机8、第三反渗透主机9以及各进出口阀门10-39;
其中,所述清洗桶1、第二水箱2、第三水箱3和第四水箱4均分别具有水箱出水阀门15、16、17、18和清洗液回流阀14、13、12、11;
所述清洗桶1、第二水箱2、第三水箱3以及第四水箱4的阀门出口端汇总到水箱汇总管路上与清洗泵/高压泵进水阀相并连;
所述第一清洗泵5、第一高压泵6均分别具有进水阀19、进水阀20和回流阀21、回流阀22,出口汇总到反渗透主机总进水阀23和反渗透主机逆向清洗总进水阀30;
所述第一反渗透主机7、第二反渗透主机8、第三反渗透主机9均分别具有进水阀24、进水阀26、进水阀28和浓水阀31、浓水阀33、浓水阀35以及产水阀25/32、产水阀27/34、产水阀29/36;
所述第一反渗透主机7、第二反渗透主机8、以及第三反渗透主机9的渗透主机出水汇总到出水阀39,再到38最后再分别与清洗液回流阀14、清洗液回流阀13、清洗液回流阀12、清洗液回流阀11以及清洗液外排阀10连接,形成回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反渗透膜离线诊断及清洗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在使用清洗桶1进行清洗时,打开清洗桶1进出口阀14、15,打开清洗泵进水阀19、反渗透主机总进水阀23,反渗透主机进水阀24、26、28,反渗透主机浓水出水阀31、33、35,反渗透主机产水出水阀32、34、36以及清洗水回流阀39、38,清洗液回流阀14,其他阀门关闭,可实现使用清洗箱1,清洗泵及反渗透主机对膜进行正向清洗,使用清洗箱2/3/4清洗时仅需分别将14、15阀门更换成13、16或12、17或11、18即可,需要冲洗时关闭回流阀,打开外排阀10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丰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丰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055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