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硼酸锂晶体表面增透微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59682.2 | 申请日: | 2019-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0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 发明(设计)人: | 孔钒宇;孙勇;贺洪波;晋云霞;曹红超;张益彬;王勇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30B29/22 | 分类号: | C30B29/22;C30B3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结构 三硼酸锂晶体 增透 微结构参数 单元形状 波长 高功率激光系统 高透过率 近红外光 圆台结构 增透效果 透过率 圆锥体 占空比 宽带 制备 带宽 | ||
一种三硼酸锂晶体表面增透微结构,其对紫外、可见、近红外光具有增透效果。微结构参数有周期、深度、占空比等。微结构各单元形状为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或圆台结构。微结构参数及各单元形状由特定使用波长所决定。本发明的表面增透微结构能够有效提升三硼酸锂晶体在特定波长的透过率,且透过带宽也很宽,很好地满足了高透过率、宽带的要求,对于高功率激光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元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非线性光学晶体三硼酸锂(LiB3O5,LBO)的表面增透微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硼酸锂(LiB3O5,LBO)晶体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具有透过波段宽、接受角宽、离散角小、倍频转换效率高和激光损伤阈值高等优点,在近红外、可见光和紫外波段高功率激光的和频、倍频、光学参量振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晶体表面的剩余反射不仅会引起光损耗,而且在高精密的光学系统中,剩余反射可能导致光学元件的破坏或失效。为了减少界面菲涅尔反射,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基底材料表面镀制光学增透膜。但由于三硼酸锂晶体热膨胀系数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会造成膜层附着力差、不稳定等问题。另外,在高功率激光器中,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常常受到多层膜的抗激光损伤阈值的限制。
采用在三硼酸锂晶体表面制作微结构的方法提高其在特定使用波长的透过率,该类微结构由一定比例的空气和基底材料组成,形成折射率渐变层,从而提高透过率。这种在基底上制作的微结构为提升三硼酸锂晶体的抗激光损伤能力开辟了新的路径,对于高功率激光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由于三硼酸锂晶体主要用于近红外、可见光及紫外波段的倍频转换和光学参量振荡,因此该表面增透微结构需要满足双波长、甚至宽带的要求。目前这种微结构增透方法主要用在熔石英、半导体基底材料,未涉及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且使用波长多在红外波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在非线性光学晶体三硼酸锂表面制备增透微结构。根据特定使用波长,相应地设计微结构参数,通过双光束干涉曝光和反应离子束刻蚀方法进行微结构制备,从而使三硼酸锂晶体在特定波长处实现高透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三硼酸锂晶体表面增透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三硼酸锂晶体表面具有周期阵列结构,该周期阵列结构的周期小于λ短/n纳米,λ短为特定双波长中的短波长,n为三硼酸锂晶体的折射率,该周期阵列结构的深度应满足透过率曲线有两个极大值,该两个极大值分别位于特定双波长的两个波长处,该周期阵列结构的占空比应满足特定双波长的透过率最大。
所述的周期阵列结构的周期为150-650nm。
所述的周期阵列结构的深度为200-500nm。
所述的周期阵列结构的占空比为0.5-1.0。
所述的周期阵列结构的各单元形状为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或圆台结构。
一种三硼酸锂晶体表面增透微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点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清洁三硼酸锂晶体,并在该三硼酸锂晶体表面旋涂一层光刻胶;
步骤2)采用双光束干涉进行第一次曝光,再将三硼酸锂晶体的曝光面旋转90°进行第二次正交曝光;
步骤3)显影得到所需的掩膜图案;
步骤4)采用反应离子束刻蚀技术将掩膜图案转移到三硼酸锂晶体基底上;
步骤5)清洗去除刻蚀残留物,得到单面周期阵列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96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