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蓄电池用防震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4502.1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7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汪建中;王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万隆电源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苏州诚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3 | 代理人: | 徐超群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防震结构 控制模块 汽车蓄电池 伸缩杆 导轮 顶盖 导轨 电机 伸缩杆顶端 疲劳断裂 平衡模块 外壳顶端 外壳内壁 侧门 穿壁焊 内极柱 内壁 电线 震动 缓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蓄电池用防震结构,包括外壳和顶盖,所述顶盖安装在所述外壳顶端,所述外壳内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防震结构与所述外壳内壁相连接;所述防震结构由四伸缩杆和控制模块组成,所述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蓄电池底部,四所述伸缩杆分别安装在所述蓄电池的四个侧门,所述伸缩杆顶端安装有导轮,所述导轮上安装有电机,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机和所述伸缩杆通过电线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上集成有平衡模块;所述外壳四个内壁设有导轨,所述导轮与所述导轨相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一种汽车蓄电池用防震结构,该防震结构能够缓和蓄电池的震动,避免了车辆的巅波中蓄电池造成内极柱穿壁焊处疲劳断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蓄电池用防震结构。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是电池中的一种,属于二次电池,它的工作原理: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比如生活中常用的手机电池等。
在汽车行驶中,随着车辆的巅波,蓄电池的正、负极板将发生上下振动,常常造成内极柱穿壁焊处疲劳断裂,导致蓄电池报废,从而影响动车辆的正常行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蓄电池用防震结构,能够缓和蓄电池的震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蓄电池用防震结构,包括外壳和顶盖,所述顶盖安装在所述外壳顶端,所述外壳内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防震结构与所述外壳内壁相连接;
所述防震结构由四伸缩杆和控制模块组成,所述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蓄电池底部,四所述伸缩杆分别安装在所述蓄电池的四个侧门,所述伸缩杆顶端安装有导轮,所述导轮上安装有电机,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机和所述伸缩杆通过电线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上集成有平衡模块;
所述外壳四个内壁设有导轨,所述导轮与所述导轨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轮与所述导轨相配合。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底端和所述顶盖底端均设有缓冲层。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顶盖上开设有端子接口。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电机和所述伸缩杆均与所述蓄电池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汽车蓄电池用防震结构,该防震结构能够缓和蓄电池的震动,避免了车辆的巅波中蓄电池造成内极柱穿壁焊处疲劳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汽车蓄电池用防震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外壳;2、顶盖;3、端子接口;4、蓄电池;5、伸缩杆;6、控制模块;7、导轮;8、导轨;9、电机;10、缓冲层;11、平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一种蓄电池4用防震结构,包括外壳1和顶盖2,所述顶盖2安装在所述外壳1顶端,所述顶盖2上开设有端子接口3,所述端子接口3用于所述蓄电池4的端子露出所述顶盖2表面,所述端子接口3大于所述蓄电池4的端子,使得在所述蓄电池4调整平衡时不会因为所述端子接口3过小而卡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万隆电源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万隆电源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45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管理电池组合装置
- 下一篇:电池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