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金杂交反应体系特征波长与区分时间的获取方法及核酸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3115.6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66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宝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16 | 分类号: | C12Q1/68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揽月路80号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杂交 反应 体系 特征 波长 区分 时间 获取 方法 核酸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金杂交反应体系特征波长与区分时间的获取方法及核酸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获取纳米金杂交反应体系的特征吸收波长和在特定特征吸收波长下的第一区分时间或第二区分时间,后续在核酸检测时,只要反应至第一区分时间或第二区分时间即可,通过比较待测样本溶液在某一特征吸收波长下的吸收强度值与阴性吸收强度值或者比较待测样本溶液在两个特征吸收波长下的吸收强度值之差与阴性吸收强度值之差,即可判断待测样本是否为阳性样本。该第一区分时间和第二区分时间都远远小于传统的杂交反应时间,因而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缩短核酸检测时间,提高核酸检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及基因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纳米金杂交反应体系特征波长与区分时间的获取方法及核酸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自Mirkin课题组将纳米金颗粒表面修饰核酸分子并实现多种核酸和蛋白的可视化检测后,纳米金修饰探针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大分子的检测领域。在核酸检测中,通常是通过纳米金探针与目标核酸ssDNA(单链DNA)模板杂交,并在金属离子诱导下实现纳米金探针的聚集,若不存在目标核酸ssDNA模板,纳米金探针就会呈现分散状态。由此,在有、无目标核酸模板存在时,纳米金探针溶液在颜色上能够产生肉眼可分辨的显著性差异。此外,这种纳米金探针杂交后呈现的不同状态还可以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曲线来判别。这种纳米金探针杂交后分散与聚集的状态在颜色上和紫外-可见光吸收曲线上出现的差异可以作为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目标核酸模板的标准。通过纳米金显色的检测方式是并列于荧光检测方式的另一种便捷的核酸分子检测方式,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关于常规纳米金探针热稳定性低且影响酶促反应等难题已逐步被解决,并已实现了封闭式核酸检测体系,可以稳定地检测多种核酸靶标,如专利ZL201611160054.X-可视化HLA-B*5801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然而,目前基于纳米金探针的核酸检测方式其检测所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杂交30min以上方有显著差异,这不利于对结果的快速判读,因此,需要进一步缩短其检测时间,以期能够获得更好更快的检测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缩短核酸检测时间的纳米金杂交反应体系特征波长与区分时间的获取方法及核酸检测方法。
一种纳米金杂交反应体系特征波长与区分时间的获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配制纳米金杂交反应体系;
在预设反应温度下记录所述纳米金杂交反应体系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强度值,获取关于该纳米金杂交反应体系的特征吸收波长;
在预设反应温度下依次间隔第一预设时间记录所述纳米金杂交反应体系在至少一特征吸收波长下的吸收强度值随时间的变化,比较在当前特征吸收波长下的阳性吸收强度值与阴性吸收强度值,根据阳性吸收强度值与阴性吸收强度值之间的差值随时间的变化获取第一区分时间;或者,
在预设反应温度下依次间隔第二预设时间记录所述纳米金杂交反应体系在至少两个不同特征吸收波长下的吸收强度值之差随时间的变化,比较在当前两个特征吸收波长下的阳性吸收强度值之差与阴性吸收强度值之差,根据阳性吸收强度值之差与阴性吸收强度值之差之间的差值随时间的变化获取第二区分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金杂交反应体系中含有纳米金探针和纳米金杂交反应探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金杂交反应体系中还含有PCR扩增引物和/或连接探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预设反应温度下记录所述纳米金杂交反应体系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强度值是在反应温度达到所述预设反应温度时就开始记录所述吸收强度值;和/或
所述不同波长光为全波长可见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宝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宝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31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