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V5V6区引物解析植物内生细菌菌群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2031.0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6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莉;陈丽莹;张玉满;方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06;C12Q1/0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v5v6 引物 解析 植物 细菌 方法 | ||
1.用于解析植物内生细菌菌群的引物对,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物对的靶序列为细菌16S rDNA的V5-V6区的全长或部分;
所述引物对由引物甲和引物乙组成,所述引物甲是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单链DNA分子,所述引物乙与植物线粒体18S rDNA对应,且所述引物乙的3’末端与所述植物线粒体18S rDNA有3个连续的差异核苷酸,且所述引物乙全长与所述植物线粒体18SrDNA的差异核苷酸大于等于4个,所述引物乙除所述差异核苷酸外,其它核苷酸与所述植物线粒体18S rDNA的相应核苷酸相同或互补;
所述引物乙是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对,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甲和所述引物乙的摩尔比为1∶1。
3.用于解析植物内生细菌菌群的试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引物对和具有热启动活性且没有3’→5’外切酶校正活性的DNA聚合酶。
4.用于解析植物内生细菌菌群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引物对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引物对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或权利要求4所述试剂盒在解析植物内生细菌菌群中的应用;
或,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引物对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或权利要求4所述试剂盒在制备解析植物内生细菌菌群产品中的应用。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引物对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或权利要求4所述试剂盒在避开植物宿主DNA污染且获得植物内生细菌菌群16S扩增子中的应用;
或,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引物对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或权利要求4所述试剂盒在构建植物内生细菌菌群测序文库中的应用;
或,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引物对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或权利要求4所述试剂盒在植物内生细菌菌群测序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子叶植物为水稻、玉米、小麦、大麦;
所述双子叶植物为柑橘、番茄、拟南芥、大豆、花生。
9.一种解析植物内生细菌菌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待测植物组织总DNA,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引物对和具有热启动活性且没有3’→5’外切酶校正活性的DNA聚合酶扩增,得到PCR扩增产物;
2)对所述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根据测序结果鉴定待测植物组织内生细菌菌群,从而解析植物组织内生细菌菌群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子叶植物为水稻、玉米、小麦、大麦;
所述双子叶植物为柑橘、番茄、拟南芥、大豆、花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20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烟的调节装置的安装结构及电子烟
- 下一篇:氮化镓基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