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龙虾虾尾的加工方法及其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9491.8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9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冬敏;王建辉;李文;程志敏;皮佳婷;胡志强;张永生;徐佳辉;李林;王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7/40 | 分类号: | A23L17/40;A23L27/20;A23L27/40;A23L27/30;A23L5/20;A22C2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徐雄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虾尾 小龙虾 腌制 加工 加工生产线 翻炒装置 分离装置 高效分离 灌装装置 清洗装置 罐包装 肉风味 调味 翻炒 去头 虾肉 选料 清洗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龙虾虾尾的加工方法,它包括选料、清洗、去头、去线、去钳、过酒腌制、高温翻炒和入罐包装等工序,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小龙虾虾尾的加工生产线,它包括清洗装置、小龙虾虾尾分离装置、过酒腌制装置、翻炒装置和灌装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龙虾虾尾的加工方法及其生产线,采用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和生产线,可以实现对小龙虾虾尾进行高效分离和过酒腌制调味,在保证虾肉质量口感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虾尾肉风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龙虾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龙虾虾尾的加工方法及其生产线。
背景技术
淡水小龙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为淡水虾类中个体较大的虾类,经过多年的繁育养殖与市场培育推广,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受欢迎的淡水虾类。小龙虾内地销售主要是以鲜活为主,还有大部分加工产品出口,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出口虾类,产品主要有冷冻虾仁、冷冻调理整肢龙虾。小龙虾每年4~5月开始上市,一直到9月份之后,市场供不应求,小龙虾的鲜售及其产品加工和销售都受到其季节性的影响。
目前我国小龙虾加工主要存在原 料成本高、物流成本大、品质下降、技术含量不高等方面的问题:(1)虾仁加工与整虾调理加 工对小龙虾个体大小要求较高,且虾仁出品率较低,约为20%,个体质量不符合虾仁或整虾 加工的小龙虾,在加工过程中被筛选出作为不合格的原料,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2)小龙 虾加工产品都是冷冻调理产品,加工和贮藏需要冷冻,虾肉冷冻后蛋白变性,降低了鲜活小 龙虾原有的风味和口感;(3)采用高温高压杀菌加工成虾肉即食食品,其产品在常温可以储 藏9~12月,但虾肉质地松烂,失去弹性口感,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4)小龙虾加工主要是 初级加工,市场上小龙虾冷冻调理产品较多,生鲜调理产品较少,涉及到的技术含量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龙虾虾尾的加工方法及其生产线,采用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和生产线,可以实现对小龙虾虾尾进行高效分离和过酒腌制调味,在保证虾肉质量口感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虾肉风味。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龙虾虾尾的加工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①、选料,选择体色鲜艳、有光泽、个体完整、肥大,肉体紧实,无发白或变黑现象的淡水小龙虾;剔除死虾、老壳虾及全部杂质;
②、清洗,将验收挑选后的鲜活淡水小龙虾放入含食盐0.6%-0.8%、柠檬酸0.4%-0.5%质量浓度的水溶液中浸泡25-30min,并将浸泡后的小龙虾分别进行机器水洗和手动刷洗;
③、去头,将步骤②中清洗干净的小龙虾送入小龙虾分选分离装置,对其进行去头处理;
④、去线,对步骤③中已去头的小龙虾进行去线处理;
⑤、去钳,对步骤④中得到的小龙虾进行去钳处理,并将最后得到的带壳虾尾送入下一个加工步骤;
⑥、过酒,将步骤⑤中得到的带壳作为原料,以200ml/kg的比例加入白酒腌制液, 对带壳小龙虾虾尾进行腌制,腌制结束后,4℃条件下预冷备用;
⑦、翻炒,将步骤⑥中腌制好的带壳小龙虾虾尾进行高温翻炒,并在翻炒过程中加入炒料进行调味,搅拌混合均匀;
⑧、入罐包装,将步骤⑦中得到的小龙虾虾尾对其进行定量入罐包装;随后将其转入稳定间,待产品达到最佳稳定状态后,进行装箱。
优选的,步骤⑥中所述白酒腌制液中含40度白酒30wt%~40wt%、食盐2wt%~3wt%、海藻糖1wt%~3wt%、异抗坏血酸钠 1wt%~2wt%。
优选的,步骤⑦中炒料为2wt‰~4wt‰的十三香、2wt‰~3wt‰的孜然粉和4wt‰~5wt‰的辣椒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94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