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型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9266.4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2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易正芳;邵婷;仇文卫;王李婷;刘明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25/34 | 分类号: | A01N25/34;A01N47/44;A01P3/00;A23L3/3526;A23L3/3535;A23L3/3544;A23L3/3553 |
代理公司: |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红曼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保鲜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型保鲜膜,其包括月桂酰精氨酸乙酯(LAE)或其离子对衍生物。本发明还提供制备含有所述月桂酰精氨酸乙酯(LAE)及其离子对衍生物的保鲜膜的方法及其制备的保鲜膜。本发明的保鲜膜,具有抑菌无毒、性能稳定、易于加工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菌型保鲜膜,具体是涉及含有月桂酰精氨酸乙酯盐及其衍生物(离子对化合物)的保鲜膜,该月桂酰精氨酸乙酯离子对具有抗菌效果,能帮助保鲜膜在包覆保鲜功能的同时,还能保持稳定和发挥抗菌等协同效果。
背景技术
保鲜膜通常是指一类有适度的透氧性和不透湿性,能够调节被保鲜品周围的氧气含量和水分含量,阻隔空气中的灰尘,延长食品的保鲜期的薄膜状制品。目前市场上常见保鲜膜产品主要有三类: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和聚偏二氯乙烯(PVDC)保鲜膜。这三类都是石油提取的乙烯为母料聚合而成,在“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市售保鲜膜因其较差的降解性在环境中不易分解,导致环保性能欠佳。此外,这些保鲜膜还存在增塑剂安全性问题、标准不够规范、成本较高、新原料新工艺制备的保鲜膜较少等问题。如今,保鲜膜由过去的单一组分向具有多种功能性质的,由多种生物大分子、脂类等制成的复合膜等方向发展,而且要兼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取材低廉环保、保鲜效果好、易生物降解等外在需求。
保鲜膜本身不具有抑菌功能,其主要是通过降低贮藏环境中的氧气浓度和适当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抑制新鲜果蔬的呼吸作用,减弱呼吸强度,降低新陈代谢速度,延缓衰老,减少果蔬内有效成分的降低和消耗,从而抑制某些生理病害的发生发展。
细菌、霉菌等致病性微生物危害着人类健康与生活环境,它种类繁多、繁殖快速、危害极大。在食品加工与保鲜过程中,常常由于微生物的污染而加快了食品腐败变质的速度,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在保鲜材料加工过程中直接添加防霉剂,通过其对特定霉菌、细菌、真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产生敏感性抑制作用,从而发挥防霉效果明。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环境保护委员会、世界粮农组织以及国际防癌联合会等的有关要求,防霉剂应符合以下五个基本条件:①对霉菌有高效和广谱的作用;②对人体的毒性尽可能小,对禽、畜、鱼类低毒,并且不易形成累积性毒害作用;③稳定性好,与保鲜材料相溶性好,应无色、无味、无刺激性;④对环境的污染要小;⑤来源广,价格低。
为了提高保鲜膜的抑菌功能,常用方法主要是将能够杀菌的金属离子,如银离子、铜离子、锌离子等,加入薄膜材料中,通过高温融合、挤出、吹膜等工艺,可造出适合食品、医用的抑菌型保鲜膜。然而,这类抑菌保鲜膜制作成本过高,且要求工艺复杂,易于造出有害金属污染。同时,抗菌性材料如银离子不稳定,在紫外线下易于发生反应,从而失去抗菌性能。
也可使用有机防霉剂用于制备保鲜膜材料。有机防霉剂种类繁多,其中包括酚类、有机酸类、醚类、酯类、环氧化物类、噻挫类、腈类、咪唑类、季铵盐类、双胍类等。有机防霉剂初始杀菌力强、广谱性和防霉即效性好,不管是液态还是粉末状态,大部分能在树脂中分散,技术较成熟。但有机防霉剂也存在许多缺点,如毒性安全性比较差,易使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热稳定性差,遇热、光等易挥发或氧化、分解,防霉寿命短等,在塑料加工过程中,经过高温、高压、高剪切时,防霉效果降低甚至失效或产生有毒副作用的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92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