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生态护坡系统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8706.4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6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夏志聪;马越;杨志军;胡静文;赵海莲;张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1C3/00;E01C11/22;A01G9/02;A01G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芦玲玲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生态 护坡 系统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生态护坡系统及施工方法,包括:地梁,用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位于地梁上方的路基层,路基层一侧的边坡上分布有呈台阶状设置的生态砖砌体,生态砖砌体中的生态砖中开设有砖孔,以种植绿植;边坡顶部设置有喷淋管道,用以喷淋绿植;生态砖砌体中间隔布设有土工网,且土工网与所述路基层接壤,用以增强生态砖砌体与所述路基层的搭接稳定性。本发明通过砌筑台阶式生态砖,形成稳定的边坡结构,既可以对边坡排水起到消能作用,又可以构建出生态梯步供人员上下通行;生态砖砌体中间隔布设土工网,起到很好的加筋作用,增强了生态砖与路基的搭接稳定性;生态砖砖孔种植绿植,可对冲积下来的水土吸收集存,更一步减少了水土流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及公路工程边坡排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道路生态护坡系统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和城市人类水景需求,临水岸修建的道路越来越多,而对临水岸修建的道路调查及在沿河流及沙洲道路施工发现,此临水位置受水位涨幅影响较大,宜采用沙土回填以降低软化土质的可能,而为了避免道路水流顺坡冲刷及水土流失,边坡坡面大多采用硬质护坡。同时,也不难发现经常会遇到坡脚受水位起伏的水流冲刷和道路边坡受排水冲刷垮塌、水土流失的情况。而硬质护坡虽可以阻水、防冲刷并降低浸润线,减少临水土质侵蚀,以便于道路雨水顺坡面流向水域,但其不利于上坡面岩隙水渗流及增加了裸露风蚀、水蚀,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并无法形成优美的道路沿线及临水优美风景线的建立。同时,路基多采用沙土回填,形成的砂土边坡不利于进行生态绿化栽植。
当前,为保证边坡稳定及加强生态绿化建设,多在护坡上铺砌石材中预留孔洞栽植植被或混凝土网格护坡的网格内栽植植被等,并在沙土回填后形成的边坡上铺筑种植土,其沙土和种植土土层分层,相对稳定性差,且边坡修筑都较缓,不利于路面水流顺边坡冲刷而下。因此,如何实现道路沙土边坡防冲刷及边坡生态绿化种植,减少沿坡脚水流冲刷造成的坡脚水土流失、边坡失稳,减少边坡排水造成边坡水土流失,是目前有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道路生态护坡系统及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沿坡脚水流冲刷造成的坡脚水土流失和边坡失稳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道路生态护坡系统,包括:设置在坡脚的地梁,其用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位于所述地梁上方的路基层,所述路基层一侧的边坡上分布有呈台阶状设置的生态砖砌体,所述生态砖砌体中的生态砖中开设有砖孔,用以种植绿植,从而减少水土流并抗击水流冲刷;所述边坡顶部设置有喷淋管道,用以在炎热干燥环境下喷淋所述绿植;
所述生态砖砌体中间隔布设有土工网,且所述土工网与所述路基层接壤,用以增强所述生态砖砌体与所述路基层的搭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上述道路生态护坡系统中,所述生态砖包括:一体成型的底部圆弧体和上部方块体;其中,所述圆弧体上开设有砖孔,所述方块体的两侧设有弧形槽,所述方块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上U型槽,用以使所述路基层中的水渗流进所述砖孔中;所述圆弧体靠近底面处开设有下U型槽,用以将所述砖孔中的积水排出。
进一步地,上述道路生态护坡系统中,所述生态砖的砖孔内与所述下U型槽对应处,由内向外依次填充由细到粗的沙粒,形成渗流滤层;所述砖孔内位于所述沙粒层上层的部分填充有种植土。
进一步地,上述道路生态护坡系统中,所述圆弧体靠近所述下U型槽的壁面设置有土工布。
进一步地,上述道路生态护坡系统中,所述生态砖的厚度为20cm~30cm。
进一步地,上述道路生态护坡系统中,第n+1层所述生态砖砌体中每块生态砖的砖孔叠放于第n层所述生态砖砌体对应处相邻两块生态砖弧形槽对接成的半圆形槽的上方;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进一步地,上述道路生态护坡系统中,位于所述边坡顶部的生态砖一侧设置有路肩花池,用以收集道路积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87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基施工沟槽先挖后支方法
- 下一篇:分布式高压注水诱导滑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