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生态护坡系统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48706.4 | 申请日: | 2019-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6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夏志聪;马越;杨志军;胡静文;赵海莲;张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1C3/00;E01C11/22;A01G9/02;A01G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芦玲玲 |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生态 护坡 系统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道路生态护坡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生态护坡系统包括:
设置在坡脚的地梁,其用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位于所述地梁上方的路基层,所述路基层一侧的边坡上分布有呈台阶状设置的生态砖砌体,所述生态砖砌体中的生态砖中开设有砖孔,用以种植绿植,从而减少水土流失并抗击水流冲刷;所述边坡顶部设置有喷淋管道,用以在炎热干燥环境下喷淋所述绿植;
所述生态砖包括:一体成型的底部圆弧体和上部方块体;其中,所述圆弧体上开设有砖孔,所述方块体的两侧设有弧形槽,所述方块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上U型槽,用以使所述路基层中的水渗流进所述砖孔中;所述圆弧体靠近底面处开设有下U型槽,用以将所述砖孔中的积水排出;
所述生态砖的砖孔内与所述下U型槽对应处,由内向外依次填充由细到粗的沙粒,形成渗流滤层;所述砖孔内位于沙粒层上层的部分填充有种植土;
所述圆弧体靠近所述下U型槽的壁面设置有土工布;
所述生态砖砌体中间隔布设有土工网,且所述土工网与所述路基层接壤,用以增强所述生态砖砌体与所述路基层的搭接稳定性;
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处理道路路基层并进行坡脚测量放线工作;
步骤(2),待所述坡脚测量放线完成后进行地梁施工;
步骤(3),在所述地梁上逐层砌筑生态砖直至路肩顶标高,形成台阶式砌体;所述步骤(3)进一步包括:砌筑好第一层生态砖并在该层生态砖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路基层回填、整平和压实,压实厚度与第一层生态砖顶标高平齐,对生态砖与路基层回填土接壤位置进行人工压实;随后按上述过程依次砌筑上层生态砖;每砌筑3-5层生态砖,在相邻两层生态砖的砖缝之间铺设一层土工网,所述土工网延伸至路基层回填土中;
步骤(4),进行道路路面施工并在所述道路路面层标高段砌筑生态砖及路肩花池;
步骤(5),在所述道路路基层和所述道路路面层砌筑的生态砖及路肩花池中进行绿化栽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n+1层所述生态砖砌体中每块生态砖的砖孔叠放于第n层所述生态砖砌体对应处相邻两块生态砖弧形槽对接成的半圆形槽的上方;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砖的厚度为20cm~30c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边坡顶部的生态砖一侧设置有路肩花池,用以收集道路积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肩花池中的种植土厚度为30~50cm,所述路肩花池中的种植土下部为砂性土,用以进行海绵性排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网与路基回填土的搭接宽度大于等于2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路面施工中:
先进行道路底基层施工,然后进行路缘石施工,再砌筑生态砖直至路肩顶标高,并进行道路上基层及面层施工,最后对生态砖与路缘石之间形成的路肩花池进行种植土的回填施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缘石施工步骤包括:待路面底基层施工完毕后,在所述面层靠近边坡的位置开挖槽体支模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模并切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切缝深度与面层厚度一致,所述路缘石靠近生态砖砌体的一侧设置若干支墩,各所述切缝与对应的支墩的距离大于等于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87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基施工沟槽先挖后支方法
- 下一篇:分布式高压注水诱导滑坡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