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外线数值修正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8652.1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6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柯立安;张忠兴;简正忠;廖志庸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旭(深圳)电子科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1/42 | 分类号: | G01J1/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线 数值 修正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紫外线数值修正方法,其包括:从一紫外线传感器中获取感测数据,并将感测数据代入一计算公式以获得一紫外线数值;当通过感测数据所计算出的紫外线数值超过一第一阈值,根据计算公式与第一阈值,以获得一增益参数,并根据增益参数将紫外线数值作一增益计算;判断当前的紫外线数值相较于先前的紫外线数值的差值是否超过一第二阈值,且当前的紫外线数值后的多个测量点测量的紫外线数值与先前的紫外线数值间的差值若无继续超过第二阈值,则将此超过第二门坎的数值用先前数值取代;将低于一第三阈值的紫外线数值校正为零;根据所计算的紫外线数值,修正紫外线传感器的计算公式的增益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外线数值修正方法与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修正误差的紫外线数值修正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穿戴装置除了可以作为智能手机的第二屏幕外,因其具备多种传感器,所以更具备人体感测、环境传感器或紫外线感测等功能。其中,紫外线传感器包含紫外线波段能量检测功能,紫外线传感器的供货商会定义传感器的敏感度、取样频率与测量时间的长短,后端的制造商会依据传感器的供货商所定义的数值,设定对应公式以获得符合客户需要的紫外线指数。
然而,穿戴装置的电力有限,穿戴装置的制造商希望穿戴装置内部组件的耗电量越低越好,但是当紫外线传感器的所需电压降低时,会导致紫外线传感器所测量的敏感度、取样频率或测量时间等数据不稳定,若要求紫外线传感器的供货商更改电路设计又需耗费很多时间跟金钱。
图1显示太阳光下在不同紫外线传感器所测量的数据图。如图1所示,可以观察到,当紫外线传感器在太阳光下测量时,且在低耗电情况下,通过紫外线传感器的制造商所提供的紫外线数值(Ultraviolet Index,UVI)线性回归计算公式:UVI=k(m*Input2+Input)所计算出来的紫外线数值,其中,k与m为线性回归系数,而Input为紫外线传感器所感测的能量信号经由模拟数字转换器(ADC)转换后的感测数据,通过上述的公式,可依据每个不同的紫外线传感器的电路特性或组装公差差异,推算出适当的线性回归系数(k与m),根据适当的线性回归系数,让不同的紫外线传感器所测量出来的数据,代入上述的公式后,算出的紫外线数值不会差距过大。
然而,在低耗电的情况下,紫外线传感器所测量的数据不稳定,如图1所示,每个紫外线传感器发生取样数值暴冲的时间点不同(图中突然暴冲的测量数值),导致通过上述的计算公式所推算出来的数值存在较大的差异。
图2显示在紫外线灯下在不同紫外线传感器所测量的数据图。如图2所示,在不同紫外线传感器的测量下,在紫外线目标期望值为11下,所谓目标期望值为厂商设定在某一情况下,紫外线传感器应该量出的紫外线数值,然而,两个样品所求得的紫外线数值分别为7.6与14.6,由此可见,两个不同紫外线传感器所测量的数值差距过大,且与所要求的数值也不相同。
故,如何在紫外线传感器的供货商所定义的公式与数值中,设计一紫外线数值修正方法,在感测数据中排除误差较大的数据,使计算公式所计算出来的紫外线数值符合客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新的显示器校正方法与系统,可根据不同特性的液晶显示模块进行不同的显示器校正。
根据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紫外线数值修正方法,包括:从一紫外线传感器中获取感测数据,并将感测数据代入一计算公式以获得一紫外线数值;当通过感测数据所计算出的紫外线数值超过一第一阈值,根据计算公式与第一阈值,计算获得多个增益参数,并根据多个增益参数将紫外线数值作一增益计算;判断当前的紫外线数值相较于先前的紫外线数值的差值是否超过一第二阈值,且当前的紫外线数值之后的多个测量点测量的紫外线数值与先前的紫外线数值之间的差值若无继续超过第二阈值,则将此超过第二阈值的紫外线数值用先前的紫外线数值取代;将低于一第三阈值的紫外线数值校正为零;以及根据所计算的紫外线数值,修正紫外线传感器的计算公式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旭(深圳)电子科创有限公司,未经环旭(深圳)电子科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86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