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宜痛风及高尿酸人群食用的膳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7334.3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0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赋能(天津)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1/00 | 分类号: | A23L31/00;A23L7/10;A23L11/00;A23L19/10;A23L33/10;A23L33/105;A23L33/16;A23L3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00203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宜 痛风 尿酸 人群 食用 膳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宜痛风及高尿酸人群食用的膳食,由以下比例重量的材料组成:蛹虫草粉1.5‑3g;薏米粉3‑5g;茯苓粉1‑3g;红小豆粉2‑5g;葛根粉1‑3g;肉桂粉0.5‑3g;山药粉4‑5g;复合果蔬粉(芹菜籽粉1.5‑3g、樱桃粉2‑4g和葡萄籽粉1.5‑3g)8‑10g;复合维生素0.01‑1g;复合矿物质0.01‑1g和甜味剂0.5‑1g。本发明以药食同源、新资源食品为原料,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为基础,添加有助于降低尿酸、祛风除湿,改善关节炎症的成分及目标人群每日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的生成,并增加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促进尿酸排出。制作工艺简单,无副作用,方便携带和服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膳食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宜痛风及高尿酸人群食用的膳食。
背景技术
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而且正以每年9.7%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预计2020年,痛风人数将达到1亿。现今痛风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是不可忽视的健康警示。痛风是指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致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伴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发病的先决条件是血尿酸增高,尿酸为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其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经研究发现,痛风的发生除了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外,还与很多后天因素如年龄、性别、职业、膳食、肾功能损害肥胖和进食高嘌呤膳食过多有关,如40岁以上较为肥胖的中年男性易患痛风,尤其是不爱运动、进食肉类和蛋白质较多营养过剩的人易患痛风,也可因酗酒、饮食丰富、疲劳、感染、局部受伤等诱发。除痛风本身外,痛风伴随的疾病,如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和高血压等与膳食的关系也十分突出。高尿酸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临床营养治疗侧重于原发性。
现代药物的不足:
1、目前市场上治疗痛风的药物有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和别嘌呤醇,秋水仙碱是目前治疗痛风尤其是严重急性发作的首选用药之一,其可降低白细胞活动及吞噬作用、减少乳酸形成,由此减少尿酸结晶的沉积、减轻炎症反应而产生止痛作用,但对慢性痛风治疗无效,且不良反应多,常见的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等胃肠道反应是严重中毒的前驱症状,过量的秋水仙碱甚至可导致消化道反应,还会对肾、骨髓和肝产生损害。别嘌呤醇是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但其具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比如肝肾损害、超敏变态反应、骨髓抑制等,限制了其安全使用;
2、同时对于关节炎症只能通过药物缓解疼痛和病情的恶化,并不能针对关节炎症进行改善,长期服用药物会对其他部位造成损害,关节炎症会滋生相应的抗体,导致药物失去相应的作用;
3、同时现有的药物大多数采取化学方法,不但生产工艺复杂,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宜痛风及高尿酸人群食用的膳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适宜痛风及高尿酸人群食用的膳食,由以下比例重量的材料组成:蛹虫草粉1.5-3g;薏米粉3-5g;茯苓粉1-3g;红小豆粉2-5g;葛根粉1-3g;肉桂粉0.5-3g;山药粉4-5g;复合果蔬粉(芹菜籽粉1.5-3g、樱桃粉2-4g和葡萄籽粉1.5-3g)8-10g;复合维生素0.01-1g;复合矿物质0.01-1g和甜味剂0.5-1g。
本膳食中蛹虫草粉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选取优质的蛹虫草子,挑选除去其中的杂质,将去除杂质后的蛹虫草子进行清洗,在清洗完成后进行干燥;
S2、研磨粉碎:将步骤S1中干燥完成的蛹虫草子通过相应的研磨装置进行研磨粉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赋能(天津)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赋能(天津)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7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