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盐生产废水的COD快速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39176.7 | 申请日: | 2019-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1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赖玉宏;潘国辉;陈灵涛;向宇;周凤池;谭业鑫;易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桑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1/16 | 分类号: | G01N31/16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林祖锋 |
| 地址: | 443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氯离子 生产废水 检测 待测样品 快速检测 高盐 干扰降低 工业废水 抗干扰 稀释 废水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盐生产废水的COD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取生产废水经稀释处理后作为待测样品,然后将待测样品的氯离子含量并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区间,根据氯离子含量所处的不同区间分别选用不同的抗干扰检测方式来检测不同样品的COD值。本发明将实际情况下工业废水可能含有的氯离子含量分为1000mg/L~2000mg/L、2000mg/L~20000mg/L、20000mg/L~120000mg/L三个区间,并且根据不同的氯离子所在区间针对性的使用了不同的检测方法,从而对应氯离子的浓度使用最合适的检测方法,将氯离子的干扰降低到最小,从而更为准确的检测出待测废水中实际的COD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废水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高盐生产废水中COD值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而工业产生的废水、生活产生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进入江河湖海等水体,所产生的污染大于水体的净化能力。这将导致水体的许多特性发生变化,因此水的价值也会受到影响,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水质的不断恶化。因此,检测和监控废水、污水的污染情况,并及时督促相关企业、政府部门对其进行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水中所有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总和,称为化学需氧量,可以表示出待测样品被污染的情况,常以符号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表示。目前,国内测定COD的标准方法主要是重铬酸钾法,其原理是将强氧化性的重铬酸钾加入待测溶液中,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测量消耗的氧化剂的含量,进而计算出还原性物质的含量来表征COD的值。除上述的氧化法外,其他一些测量COD的方法还包括库伦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等。但是实际使用中大多数为重铬酸钾法。
由于部分生产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盐成分,尤其是含有大量氯离子盐,这其中的氯离子会与强氧化性的重铬酸钾反应,从而影响对COD的检测结果,因此通常需要对氯离子进行抗干扰处理。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加入0.4g的硫酸汞去除氯离子或者进行稀释处理,但是大量实验表明,高浓度氯离子环境下,0.4g的硫酸汞加入量会产生大量的正偏差,而稀释后浓度接近检测下限,也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因此需要一种方法更好的对高盐生产废水的COD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盐生产废水的COD快速检测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计入0.4g的硫酸汞去除氯离子或者进行稀释处理的方式不能保证检测准确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盐生产废水的COD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生产废水经稀释处理后作为待测样品;
(2)检测所述待测样品的氯离子含量并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区间,根据氯离子含量所处的不同区间分别选用不同的抗干扰检测方式;
(3)根据所选用的监测方式,向待测样品中分别加入适量氧化剂并充分反应,随后加入还原剂滴定检测剩余的氧化剂,计算得到待测样品中的还原性有机物质含量,最后换算得到含氧浓度COD值。
进一步的,所述的氯离子含量所划分的区间包括:1000mg/L~2000mg/L;2000mg/L~20000mg/L;20000mg/L~120000mg/L。
进一步的,对氯离子含量处于区间1000mg/L~2000mg/L中的待测样品,使用硫酸汞作为抗干扰剂,检测步骤如下:
S11、取20mL待测样品,加入重铬酸钾和硫酸银,然后进行2h的加热回流,回流完成后等待溶液冷却;
S12、加2-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并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即CODC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桑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昌桑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9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