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融合蛋白EECC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8486.7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3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飞;杨晰朦;王化楠;任永峰;崔颖杰;李福胜;林兆新;胡瞬;张青乐;王国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扩增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C12N1/21;C12N15/70;G01N33/68;G01N33/569;A61K39/04;A61P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商秀玲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核 分枝杆菌 重组 融合 蛋白 eecc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融合蛋白EECC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融合蛋白EECC为EAST6‑EAST6‑CFP10‑CFP10,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重组融合蛋白EECC具有优异的抗原性,在进行结核病诊断时,在保证较高特异性的同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可有效降低使用剂量,降低检测成本,有效区分诊断结核菌活菌感染、死菌致敏、BCG接种,可用于结核病诊断、结核病疫苗制备、抗原特异的细胞因子的检测,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融合蛋白EECC、编码该蛋白的核酸、包含该核酸的载体和宿主细胞,以及该融合蛋白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针对病原菌的结核病诊断方法包括抗酸染色镜检、菌种培养、基于PCR扩增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等;然而,针对病原菌的诊断方法不适用于菌阴结核病患者的诊断,而尽管我国结核病患者在缓慢降低,但菌阴结核病患者在升高(已到达80%),这部分患者迫切需要建立免疫学诊断方法,以鉴别结核菌感染还是非结核分枝菌感染。针对结核感染人群需要进行管理,包括研制新疫苗预防和治疗,需要建立结核潜伏感染的诊断方法。免疫学诊断方法是基于免疫学原理诊断机体的免疫状态,分为免疫血清学诊断和免疫细胞学诊断。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价值受到质疑,WHO不推荐血清学诊断。免疫细胞学诊断方法有传统结核菌素试验(TST)和新建立的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TST试验是结核分枝杆菌纯蛋白衍生物进行皮内注射(孟都法),72小时测量注射皮肤红肿或硬结反应横纵直径。IGRA是通过外周血或其分离的单核淋巴细胞在体外经结核分枝杆菌RD1区蛋白多肽刺激,检测分泌的IFN-γ。WHO在2018年结核病年报首次推荐TST或IGRA作为结核潜伏感染的诊断方法(WHO,TBreport,2018)。
IGRA分为ELISA-IGRA和ELISPOT-IGRA两种,所用体外刺激表位多肽是通过仪器合成,相对来说成本较高;ELISA-IGRA是外周血体外经RD1区抗原表位肽体外刺激培养,ELISA检测培养上清的IFN-γ含量;ELISPOT-IGRA是提取外周血的单核淋巴细胞体外经RD1区抗原表位肽体外刺激培养,酶联斑点法检测分泌IFN-γ的细胞数。ELISPOT-IGRA操作较复杂,成本高,需要生物安全柜、离心机、细胞计数仪、CO2培养箱、斑点计数仪等仪器设备,还需要淋巴细胞分离液、细胞培养液、血清、离心管等试剂和耗材,实验操作需要6小时;ELISA-IGRA需要生物安全柜、离心机、培养箱、酶标仪,需要购买ELISA-IFN-γ试剂盒。ELISPOT-IGRA灵敏度高但不适合大规模筛查,ELISA-IGRA适合大规模筛查但部分数据在灰区,很难鉴定阳性还是阴性。由于IGRA的检测成本高、对设备和实验操作者要求较高,该方法不适合发展中国家进行基层推广。而皮肤试验只需注射和测量,从业人员经过培训均能很快掌握,适合随时和大规模筛查。
结核病的皮肤试验(皮试实验),最早采用旧结核菌素(OT)皮试,OT皮试易产生副反应和非特异性反应。第二代皮试试剂为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或BCG-PPD),TB-PPD或BCG-PPD皮试与OT相比减少了副反应;TB-PPD或BCG-PPD是由结核菌或BCG培养8-10周,培养物经121℃灭菌30min,过滤的滤液经三氯醋酸、饱和硫酸铵沉淀,沉淀复溶后透析得到;除蛋白衍生物外,还包含结核菌或BCG代谢产物,如菌体多糖、核酸、脂类及培养基的一些成份。PPD抗原与几乎所有分枝杆菌具有共同抗原,因此,PPD皮试试验仍存在特异性低的问题,对于BCG免疫接种国家,PPD作为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时,无法区分结核菌感染还是BCG接种、或暴露的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第三代皮试试剂为重组蛋白,BCG表达量低于结核菌的蛋白38KD用于结核病诊断,可以提高诊断的特异度(He XY,et al.,Scand J InfectDis,2008;用于结核病诊断的结核分枝杆菌蛋白,专利号:ZL200410044568.X),但与BCG接种存在一定交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扩增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扩增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84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