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内燃机的冷却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35558.2 | 申请日: | 2019-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7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 发明(设计)人: | P·格拉代尔;P·申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25/025 | 分类号: | F02M25/025;F02M25/028 |
| 代理公司: | 72002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侯鸣慧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喷射阀 冷却系统 高压泵 配量阀 水喷射装置 压力阻尼器 燃料 机动车辆 燃料输送 水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1)、尤其是机动车辆的内燃机的冷却系统(2),所述冷却系统具有:配属于所述内燃机(1)的用于燃料的至少一个喷射阀(12);布置在所述喷射阀(12)前面的至少一个高压泵(14),用于将燃料输送至所述喷射阀(12);和水喷射装置(23),其具有布置在所述高压泵(14)前面的配量阀(20),用于将水配量到在所述燃料中:设置成,使得所述配量阀(20)配属有至少一个压力阻尼器(2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尤其是机动车辆的内燃机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具有:配属于所述内燃机的用于燃料的至少一个喷射阀;布置在所述喷射阀前面的至少一个高压泵以用于将燃料输送至所述喷射阀;和水喷射装置,该水喷射装置具有布置在所述高压泵前面的配量阀以用于将水配量到所述燃料中。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已知开头所述类型的冷却系统。对机动车辆的内燃机关于有害物质排放方面的要求持续增加。CO2排放尤其应进一步减少,因此内燃机在其消耗方面日益优化。为此,例如已知借助于涡轮增压器或废气涡轮增压器提高新鲜空气的压缩。然而,在具有高负载的运行点中,这种内燃机在其消耗方面不会在最佳的运行点中运行,因为该运行不仅受到爆震倾向的限制而且受到内燃机的高的废气温度的限制。用于减少爆震倾向的一种措施是调节延迟点火角,由此在所要求的发动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增加了燃料消耗。为了降低废气温度,还已知通过增加燃料量来实现混合物的富燃(Anfettung),这也增加了燃料消耗。
此外已知,为了减少爆震倾向并且为了降低废气温度,将水加入燃烧混合物中。为此已知,将水要么直接喷射到燃烧室中,要么喷射到内燃机的进气管段中。如果将水直接喷射到燃烧室中,则通常在配属于燃烧室的喷射阀上游将水与燃料混合。通常借助于高压泵将燃料输送到内燃机的燃烧室中。为了确保水与燃料的简单混合,将水供应给高压泵,从而通过高压泵实现燃料与水的混合,之后通过喷射阀将该混合物供应给燃烧室。
通过高压泵的转速变化和/或机械或电动操作的压力调节器或压力限制器确保供水的压力调节并因而确保了水量的调节。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冷却系统具有:配属于内燃机的用于燃料的至少一个喷射阀;布置在所述喷射阀前面的至少一个高压泵以用于将所述燃料输送至所述喷射阀;和水喷射装置,该水喷射装置具有布置在所述高压泵前面的配量阀以用于将水配量到所述燃料中,其中,所述配量阀配属有至少一个压力阻尼器。
根据本发明的冷却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在冷却系统中实现提高的配量精度,并且在水喷射运行期间将恒定的量的水添加到燃料中。根据本发明,这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配量阀配属有至少一个压力阻尼器。通过压力阻尼器必要时减小尤其在配量阀下游的水管线中的压力脉冲,从而确保恒定的水流,其中,由此基于更精确的水量配量来确保配量精度。由此,通过冷却系统优化内燃机的冷却,因为改善了供水或冷却的精度并且同时可以避免伴随着潜在的构件损坏和/或增加的磨损的压力峰值。
优选地,压力阻尼器配属于配量阀的出口,使得靠近配量阀的可能存在的压力脉冲被补偿或平衡。替代地,压力阻尼器优选地配属于高压泵的入口。
特别优选地,配量阀配属有压力传感器装置。借助于压力传感器装置能够监测配量阀的运行,并且必要时影响配量阀的驱控,以便尤其使通过配量阀引导的实际水流与为了内燃机的冷却所要求的额定水流相匹配。特别优选地,传感器装置具有布置在配量阀后面的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借助于压力传感器,可以容易且准确地检测从配量阀通向高压泵的水管线中的水压。
此外替代地,压力传感器布置在压力阻尼器下游,使得压力传感器检测水管线中已经通过压力阻尼器平衡的压力,从而之后考虑该压力来驱控配量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55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