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同负载洛伐他汀和多柔比星的普鲁兰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32763.3 | 申请日: | 2019-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1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陶晓军;温顺;吴迪;陈瑶;邓锡云;侯德富;张秋婷;秦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47/61 | 分类号: | A61K47/61;A61K31/366;A61K31/22;A61K31/704;A61K9/14;A61K45/06;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56 | 代理人: | 杨磊 |
| 地址: | 410013 湖南省长沙市小分子靶向药物***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共同 负载 洛伐他汀 普鲁兰 纳米 粒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缀合物、纳米粒子,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洛伐他汀接枝普鲁兰缀合物及其纳米粒;以及涉及洛伐他汀和多柔比星的普鲁兰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涉及抗三阴性乳腺癌药物的制备。
背景技术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一种特殊的亚型,由于缺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其预后较其他乳腺癌亚型更差。目前对于肿瘤的靶向治疗主要依赖于肿瘤细胞表面或内部的特异性受体,但TNBC细胞没有可用于靶向治疗的特异性标志物,因此其他的靶向治疗方法值得探索。由于实体瘤部位的高通透性与滞留(EPR)效应,特定大小的纳米药物载体可以被动靶向至肿瘤部位,实现肿瘤部位的药物富集。
最近,我们的研究证明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亲脂性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Lovastatin,LV)可以通过靶向肿瘤干细胞而选择性地抑制TNBC。此外,我们证明将LV负载在纳米粒子(NPs)中可以增强LV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因此,我们的研究以及其他实验室以前的报告表明,亲脂性他汀类药物,特别是LV,有可能被用作临床治疗TNBC的药物。然而,LV是否能够克服化疗耐药性或增强化疗药物在TNBC中的治疗效果仍然未知。
目前,联合用药的过程中仍然充满挑战。一方面,化疗药物的快速代谢、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严重限制了药物的应用;另一方面,不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膜转运性质和生物分布存在差异,使得药物难以在单个细胞中达到足够的药物浓度和特定的药物比例。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联合用药所达到的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的水平。迄今为止,共包封的纳米载体主要包括脂质体、聚合物胶束和微球或纳米球。其中,聚合物胶束由于其具有化学共轭和物理封装的双重载药方式、高载药量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发明内容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制备了一种具有不同Pu/LV投料比的新型PLV缀合物及其纳米粒子,以及共负载洛伐他汀和多柔比星的普鲁兰纳米粒子(PLV/DXR NP)。
首先,本申请提供一种洛伐他汀接枝的普鲁兰缀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缀合物中普鲁兰与洛伐他汀的比例为1:2,或1:3,或1:4。
提供了一种洛伐他汀接枝的普鲁兰缀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洛伐他汀-丁二酸酐单酯(LV-SA)的制备,以及LV-SA与普鲁兰的缀合。
具体的,提供了一种洛伐他汀接枝的普鲁兰缀合物(PLV)的制备方法:其中LV-SA的制备方法为,将琥珀酸酐(SA)和洛伐他汀溶于无水吡啶中,在50℃下搅拌48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在搅拌下缓慢倒入预冷的pH=3的盐酸溶液中,析出大量白色固体,继续滴加浓HCI将悬浮液的pH值调节到pH=3,抽滤,用预冷的pH=3的盐酸溶液洗涤沉淀,然后用双蒸水洗涤至中性,得到粗产物,最后,用丙酮-水溶剂体系对粗产物进行重结晶,得到纯净的LV-SA。
具体的,提供了一种洛伐他汀接枝普鲁兰缀合物(PLV)的制备方法:其中,洛伐他汀接枝的普鲁兰缀合物的合成方法为:将LV-SA、4-二甲氨基吡啶(DMAP)和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I)溶解于二甲基亚砜(DMSO)中,50℃下搅拌4h,同时将普鲁兰溶解于DMSO中得到2%(w/v)溶液,然后,将普鲁兰溶液缓慢添加到反应溶液中,并在50℃下反应48小时,随后,将反应混合物放入透析袋(MWCO=8~12kDa)中,在乙醇/水(1/4,v/v)中透析24h,随后在双蒸水中透析24h,然后将样品冷冻干燥,即得到PLV缀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洛伐他汀接枝普鲁兰缀合物纳米粒子,其用于装载抗肿瘤药物,其中抗肿瘤药物包括盐酸多柔比星(DXR),5-氟尿嘧啶,顺铂和1-β-D-阿拉伯呋喃糖基胞嘧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师范大学,未经湖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27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