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32669.8 | 申请日: | 2019-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7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1/336 | 分类号: | H01L21/336;H01L29/78;H01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吴敏 |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结构 及其 形成 方法 | ||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及凸出于衬底的鳍部;在衬底上形成隔离层,隔离层覆盖鳍部顶部;采用回刻蚀工艺去除部分厚度隔离层,露出所述鳍部的部分侧壁;在隔离层露出的鳍部侧壁上形成侧墙;对隔离层覆盖的鳍部侧壁进行热氧化处理,形成氧化层;去除侧墙;循环进行回刻蚀工艺去除部分厚度隔离层、形成侧墙、形成氧化层及去除所述侧墙的步骤,直至在垂直于鳍部延伸方向上,鳍部顶部宽度与鳍部底部宽度相等,由鳍部顶部至鳍部底部,鳍部由若干个依次叠放的子鳍部组成,相邻子鳍部的侧壁相连构成锯齿状或波浪状的所述鳍部侧壁。本发明有助于减少漏电流,并且还可以改善半导体结构的驱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制造中,随着集成电路特征尺寸持续减小,MOSFET的沟道长度也相应不断缩短。然而,随着器件沟道长度的缩短,器件源极与漏极之间的距离也随之缩短,导致栅极对沟道的控制能力变差,短沟道效应(SCE:short-channel effects)更容易发生。
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在抑制短沟道效应方面具有突出的表现,FinFET的栅极至少可以从两侧对鳍部进行控制,因而与平面MOSFET相比,FinFET的栅极对沟道的控制能力更强,能够很好的抑制短沟道效应。
但是,现有技术中半导体结构的性能仍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有助于减少漏电流,并且还可以改善半导体结构的驱动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及凸出于所述衬底的鳍部;在所述衬底上形成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覆盖所述鳍部顶部;采用回刻蚀工艺去除部分厚度所述隔离层,露出所述鳍部的部分侧壁;在所述隔离层露出的所述鳍部侧壁上形成侧墙;对所述隔离层覆盖的所述鳍部侧壁进行热氧化处理,形成氧化层;去除所述侧墙;循环进行回刻蚀工艺去除部分厚度所述隔离层、形成侧墙、形成氧化层及去除所述侧墙的步骤,直至在垂直于所述鳍部延伸方向上,所述鳍部顶部宽度与所述鳍部底部宽度相等,由所述鳍部顶部至所述鳍部底部,所述鳍部由若干个依次叠放的子鳍部组成,相邻所述子鳍部的侧壁相连构成锯齿状或波浪状的所述鳍部侧壁。
可选的,提供衬底及凸出于所述衬底的鳍部的工艺中,在垂直于所述鳍部延伸方向上,所述鳍部底部宽度大于所述鳍部顶部宽度。
可选的,循环次数等于或大于两次。
可选的,所述热氧化处理的工艺温度大于或等于800℃。
可选的,所述隔离层的材料为氧化硅。
可选的,所述侧墙的材料为氮化硅或氮氧化硅。
可选的,形成所述隔离层前,还包括:在所述鳍部顶部形成硬掩膜层。
可选的,形成所述侧墙的工艺步骤包括:在所述隔离层顶部、所述鳍部侧壁、所述硬掩膜层顶部及侧壁形成侧墙膜;去除位于所述隔离层顶部及所述硬掩膜层顶部的侧墙膜,形成所述侧墙。
可选的,采用各向异性的干法刻蚀工艺,去除位于所述隔离层顶部及所述硬掩膜层顶部的侧墙膜。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衬底;鳍部,凸出于所述衬底,在垂直于所述鳍部延伸方向上,所述鳍部顶部宽度与所述鳍部底部宽度相等,由所述鳍部顶部至所述鳍部底部,所述鳍部由若干个依次叠放的子鳍部组成,相邻所述子鳍部的侧壁相连构成锯齿状或波浪状的所述鳍部侧壁;氧化层,覆盖所述鳍部部分侧壁,沿所述鳍部的顶部至所述鳍部的底部方向,覆盖不同所述子鳍部侧壁的所述氧化层的厚度逐渐增加;隔离层,位于所述衬底上,所述隔离层覆盖所述氧化层的部分侧壁,所述隔离层顶部与位于最底端的所述子鳍部顶部齐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326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